此中偏称夏中游,时有风来暑气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
此中偏称夏中游,时有风来暑气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游乐的画面,诗人在炎热的夏季中寻找一处清凉之地,以避暑热。"时有风来暑气收"表明这一天偶尔有一阵风吹来,使得酷热的气息得到缓解。
接下来的两句分别描绘了涧底和庭中的景象。"涧底松摇千尺雨"中的“涧底”指山溪之底,"松摇"形容松树在风中摇曳的样子,而"千尺雨"则是对夏日细雨的生动描绘,给人以凉意盎然之感。"庭中竹撼一窗秋"中的“庭中”指的是家宅的院落,“竹撼”形容竹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的声音,而"一窗秋"则是通过窗棂看到的夏日景色,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凉意。
诗人接着写道:"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向往在深山古寺中寻找一份清净,或是通过书信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心声。这两句话体现出诗人对于孤独和超脱世俗的一种向往。
最后两句"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闲聊之时,谈论的是身世间的琐碎事情,以及对那些名利地位的淡然态度。"浮名薄宦"指的是官职和名声,这些都被视作轻浮而不重要的事物,而"总悠悠"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一切,心境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淡泊明志、超然世外的高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