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峰仍北向,汉水自东流。
今古不相待,江山空复愁。
天遥归雁急,春晓暮烟稠。
欲觅羊公石,萋萋草满丘。
岘峰仍北向,汉水自东流。
今古不相待,江山空复愁。
天遥归雁急,春晓暮烟稠。
欲觅羊公石,萋萋草满丘。
这首清代蔡珽的《过汉江经岘山》描绘了岘峰和汉水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历史与变迁的感慨。首句“岘峰仍北向”,写出了岘峰屹立不变的姿态,暗示着岁月流转;次句“汉水自东流”则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流逝。接下来,“今古不相待,江山空复愁”表达了诗人对古今人事更迭的感叹,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天遥归雁急,春晓暮烟稠”通过归雁和晨暮烟雾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时空的深远和人生的短暂,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最后,“欲觅羊公石,萋萋草满丘”以羊公石的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追思,而遍地的萋萋荒草则象征着世事沧桑,物是人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刻,体现了清代诗人蔡珽对历史、自然和个人命运的独特感悟。
高阁生秋思,天风送泬寥。
未须临溟渤,己觉御飘飖。
声疾兼雷雨,窗虚若动摇。
空城腾万骑,孤梦破连宵。
晦朔关衰王,阴晴信暮朝。
幽人澄洗耳,壮士激吹箫。
茶沸名僧院,波喧越女桡。
伏龙吟自得,山鬼啸相招。
仙梵流真境,清音隔市嚣。
枫寒乌外月,河没鹊中桥。
元气收群籁,神州荡沃焦。
倚阑坐超忽,振袖欲凌歊。
湛露漙疏阁,幽轩俯石林。
谁依蟾窟暖,一卧草堂深。
华月寒生掌,神飙远拂砧。
白云飘不坠,黄雪舞难寻。
点研纷铜雀,当垆失水沉。
天回金气爽,亭午玉楼阴。
柱史留培植,高斋自古今。
绣衣仙斧在,诗卷小山临。
霄路攀何处,秋怀苦独吟。
老知存桂性,粟乏冷禅心。
拾子纷如雨,明河渐转参。
姮娥嗟莫近,伯仲雅空斟。
斗茗连枰战,争花压帽簪。
共占灵隐句,窗下弄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