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寻芳出,还过第几桥。
野梅临水店,苦竹掩僧寮。
落日先归鸟,春流逆晚潮。
明朝定风雨,莫负此良宵。
南郭寻芳出,还过第几桥。
野梅临水店,苦竹掩僧寮。
落日先归鸟,春流逆晚潮。
明朝定风雨,莫负此良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南郭出发,寻找梅花的旅程,最终在途中遭遇雨而返回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微妙流露。
首句“南郭寻芳出”,开篇点题,诗人踏上了寻找美好风景的旅程,一个“寻”字,既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也暗示了旅途的探索与发现。接着,“还过第几桥”,以问句形式,既增加了语言的韵律感,又暗示了诗人行进中的不确定性和探索的乐趣。
“野梅临水店,苦竹掩僧寮。”这两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野梅与水边的小店相映成趣,苦竹则为僧舍增添了一抹宁静与禅意。通过“临”、“掩”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落日先归鸟,春流逆晚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归巢的鸟儿在落日余晖中飞翔,春水逆着晚潮流动,画面富有动态美,同时也蕴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这种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明朝定风雨,莫负此良宵。”诗人预感到第二天可能会有风雨,但仍然表达了珍惜当前美好时光的愿望。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接受,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以及在短暂生命中追求快乐和平静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