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传龙蜡,君恩赐近臣。
乍燃烟尚短,初出焰犹新。
照耀王侯第,欢呼里巷民。
谁知蓬荜下,还有聚萤人。
令节传龙蜡,君恩赐近臣。
乍燃烟尚短,初出焰犹新。
照耀王侯第,欢呼里巷民。
谁知蓬荜下,还有聚萤人。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官员曾易简在清明节这天,有幸接受皇帝恩赐的新火(古代习俗,宫中在清明前三日取龙凤烛之火,分赐给近臣,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温暖)。诗中通过“令节”、“龙蜡”和“君恩”,展现了节日的庄重与皇恩的厚重。新火点燃时,“乍燃烟尚短,初出焰犹新”,形象地刻画了火焰初起的清新景象。
新火不仅照亮了贵族的府邸,也带给平民百姓欢乐,他们在欢呼声中感受到温暖。诗人以谦逊的口吻表达,即使在自己简陋的居所“蓬荜下”,也有对新火的期待和对光明的向往,寓含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公平的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既体现了宫廷礼仪,又流露出民间生活的烟火气,富有深意。
朝望天际云,莫思堂上亲。
子行正无寐,恻然伤我神。
江湖日以远,亲颜不可见。
回看身上衣,空悲手中线。
昨梦到北堂,堂前树萱草。
秋风忽披拂,颜色宁复好。
觉来坐蓬窗,忧心耿难忘。
月明吊孤影,涕下沾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