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八》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八》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古风

道里吾何能,托身承明庐。

峨冠养深拙,清尘辟修途。

驱马李陵台,望乡问长须。

长须不能对,吾行益次且。

羡君万里道,晴霞起襜褕。

天山谅非远,椎牛植枌榆。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袁桷所作的《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马伯庸即将出使河西的不舍与祝福之情。

首句“道里吾何能,托身承明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同行的遗憾和对友人身处高位的羡慕。接着,“峨冠养深拙,清尘辟修途”描绘了友人高洁的形象,以及他为国事奔波的艰辛。诗人通过“驱马李陵台,望乡问长须”这一场景,展现了友人出使前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使命的坚定。面对友人的询问,长须(可能指友人的随从或助手)无法回答,这增加了离别的沉重感。“吾行益次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程的担忧和祝福。

后两句“羡君万里道,晴霞起襜褕”是对友人旅途的祝愿,希望友人在万里之行中,晴空万里,霞光满天,如同穿着华美的襜褕(古代的一种服饰),充满荣耀与光彩。最后,“天山谅非远,椎牛植枌榆”则是对友人出使任务的肯定,相信天山虽远,但只要心怀国家,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使命。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对国家使命的尊重与支持,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新朝钟次韵

神功陶铸火初停,神物还堪太史铭。

万籁敛声归大冶,百僚洗耳试新听。

鸣随仙仗元无戾,气应铜山固有灵。

叩罢在悬清昼永,班行终见肃仪刑。

(0)

有怀

卧听溪声枕簟凉,怀人中夜揽衣裳。

风雷偶作淙淙雨,犬宿鸡啼共一房。

(0)

春日

红稀天有情,绿暗春无兴。

游子雨中眠,梦里年光尽。

(0)

闺怨十首·其九

泪淋莺领乱花纹,滴碎红梭小钗裙。

马上见郎郎见妾,青山底事亦氤氲。

(0)

宿郭乡丈书轩·其一

三回得上寿萱堂,醉卧当年坦腹床。

枸杞通灵篱畔药,龙涎拂面坐中香。

主人爱客谁弹剑,贱子悲歌亦绕梁。

岐路明朝又离别,云霄万里意徒长。

(0)

送朱必东侍御还莆

仍著初衣返故林,许身真不愧南金。

片言悟主情尤切,万死宽恩幸亦深。

更向一贫看壮节,岂容暂蹶负遐心。

白头乡国惭无补,却藉多贤振好音。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