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颊听歌白发词,久知无复少年时。
君怜日日真难挽,我狎星星不解悲。
青镜总拚微业过,红颜聊借浊醪迟。
无论老子心犹热,懒向禽釐叹染丝。
拄颊听歌白发词,久知无复少年时。
君怜日日真难挽,我狎星星不解悲。
青镜总拚微业过,红颜聊借浊醪迟。
无论老子心犹热,懒向禽釐叹染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答和王君载感白发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哀愁。
首联“拄颊听歌白发词,久知无复少年时。”描绘了诗人面对白发苍苍、岁月无情的现实,只能通过听歌来寄托对往昔青春的怀念。这里的“白发词”既指歌词内容,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白发之感,即岁月的痕迹。
颔联“君怜日日真难挽,我狎星星不解悲。”进一步抒发了对时间不可逆转的哀叹。诗人感叹即使有人怜惜,也无法挽回逝去的时光;自己面对日益增多的白发,内心难以掩饰悲伤之情。
颈联“青镜总拚微业过,红颜聊借浊醪迟。”表达了诗人面对衰老的现实,只能在镜前接受自己的命运,同时借酒消愁,试图延缓时间的脚步。这里的“青镜”象征着青春的镜子,“浊醪”则代表了借酒浇愁的慰藉。
尾联“无论老子心犹热,懒向禽釐叹染丝。”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内心依然充满热情,不愿像他人一样感叹岁月的无情。他以“懒向禽釐叹染丝”自喻,表示自己不愿意像那些因年老而感叹人生如丝的人一样,而是选择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被岁月的流逝所束缚。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反映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何物比君子,猗猗庭前竹。
直节虚心人不顾,高标雅态自殊俗。
千亩碧云虽未有,数竿清风也自足。
兴来寻访不知懒,到处敲门忘检束。
身居市廛心在野,山林痼疾今弥笃。
直舍初开露井宽,檀栾只欠森森玉。
君诗赠我何相知,摄衣起谢容正肃。
缅思竹林贤,自昔高品目。
当时昏浊乱一世,七子风流岂容黩。
众人皆醉我独醒,正似霜筠异群木。
不妨糟丘寄孤根,秋风相伴倾寒醁。
烦君更作长短句,为我商声歌此曲。
谛观天地间,物物无非易。
有情洎无情,与我固真一。
伏羲未仰俯,卦象已先画。
乾坤易之门,神机尽开辟。
周文鲁仲尼,传授何太密。
古今元共处,心心印空寂。
展编韦三绝,门人岂语诘。
曾高本愚鲁,超然入于室。
子思中庸篇,孟轲仁义术。
于易初不言,此道皎如日。
寥落馀千载,学者空陈迹。
条叶竞寻采,几人撷其实。
盘根有仙李,灵芽一枝出。
衣钵自家传,独智探圣域。
契兹三圣书,羹墙面相觌。
雅怀亲炙愿,进退终局蹐。
达人具大观,胸次吞溟渤。
斐章露肝胆,犹愧多言失。
傥许接玄谈,平生事已毕。
三洞耸奇秀,双溪泻澄鲜。
上有婺女光,照耀无穷年。
储灵复产异,人物相比肩。
君虽生后来,识与先辈连。
如筠挺脩直,似玉抱贞坚。
策名甲科上,初仕瓯海边。
孰云簿领闲,文案方满前。
敏手信无敌,虚怀常坦然。
驾言指归期,通邑皆拳拳。
乃知为政者,何苦用心偏。
良才世所稀,华职当骤迁。
愿君养盛业,益使芳誉传。
明晨潮信来,挂席从中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