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衲》
《补衲》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粪埽周遮体自亲,当时宜称总前尘。

纫将弱线长三尺,绽得生衣重七斤。

祗有水田知夏腊,更无寒暑管冬春。

一池荷叶家风在,漫对儿孙说古人。

(0)
鉴赏

这首诗《补衲》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修补袈裟的过程与心境。

首句“粪埽周遮体自亲”,开篇即以“粪埽”这一佛教中常用的清洁工具,形象地展现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清净,同时也暗示了僧侣们对自身行为的严格要求和自我净化的过程。“周遮”二字则生动描绘了僧人细致入微地清理身体,如同清扫心灵的尘埃,体现了其对自身修行的重视与虔诚。

“当时宜称总前尘”,紧承上句,进一步阐述了僧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与总结,强调了佛教中“因果报应”的观念,即过去的善行或恶行都将影响未来的生活。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审视,也是对整个生命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接下来,“纫将弱线长三尺,绽得生衣重七斤”,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僧人修补袈裟的过程。弱线虽细,却能缝合衣物,象征着佛法的细微之处也能显现其力量;而“生衣重七斤”则可能是在夸张地描述袈裟的重量,以此来强调修补工作的重要性与艰辛,同时也寓意着僧人对佛法的坚定信仰与持之以恒的精神。

“祗有水田知夏腊,更无寒暑管冬春”,这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水田以智慧,让它知晓夏腊(农历六月)的时节变化,而“寒暑”则代表四季更替,暗示自然界的变化与僧人修行的相对静止。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循环与僧人修行的恒定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最后,“一池荷叶家风在,漫对儿孙说古人”,以一池荷叶象征着僧人修行的环境与氛围,同时也暗指佛法的传承。面对子孙,僧人或许会讲述古人的故事,传递佛法的智慧与教诲,强调了佛法的传承与教育的重要性。整首诗在描绘僧人日常修行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佛法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后世的期许。

综上所述,《补衲》不仅是一首描绘僧人日常生活的诗歌,更是对佛教精神、修行过程以及佛法传承的深刻探讨与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僧人对佛法的虔诚与对生命的深思。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明月楼

吴兴城阙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

(0)

钓鱼

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逐风吹。

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

(0)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0)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轮台客舍春草满,颍阳归客肠堪断。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五侯贵门脚不到,数亩山田身自耕。

兴来浪迹无远近,及至辞家忆乡信。

无事垂鞭信马头,西南几欲穷天尽。

奉使三年独未归,边头词客旧来稀。

借问君来得几日,到家不觉换春衣。

高斋清昼卷帷幕,纱帽接䍦慵不着。

中酒朝眠日色高,弹棋夜半灯花落。

冰片高堆金错盘,满堂凛凛五月寒。

桂林蒲萄新吐蔓,武城㓨蜜未可餐。

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

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

知尔园林压渭滨,夫人堂上泣罗裙。

鱼龙川北盘溪雨,鸟鼠山西洮水云。

台中严公于我厚,别后新诗满人口。

自怜弃置天西头,因君为问相思否。

(0)

送人入金华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0)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

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