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
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誇。
北里秘秾艳,东园锁名花。
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
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誇。
北里秘秾艳,东园锁名花。
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名为《效陈拾遗子昂感遇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与自然景物交融之美的诗句。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进行鉴赏。
前四句“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誇。”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这里,“阳和”指的是温暖的太阳光辉,“含煦”则是形容气候的舒适与柔和。“卉木竞纷华”表达了树木争相开放花朵的情景。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长繁盛的美丽画面。下两句“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誇”则是诗人感慨之情,表明这般景致本应为世人所共赏,但诗人却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欣赏角度,不需要过多地向外界证明或夸耀。
后四句“北里秘秾艳,东园锁名花。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则是对比鲜明的情景描述。“北里秘秾艳”和“东园锁名花”分别指的是在隐秘的北边地方有一种鲜艳的美丽,以及在东园中有着名贵的花朵被锁藏起来。这些花卉不为世人所知,甚至连名字也未曾流传。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中的美景并不总是显露在外,而往往隐藏于人们难以触及之处。“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只知夸耀自己所见所闻、不懂得珍惜和欣赏隐秘美景者的轻视与嘲笑。这里的“豪夺”是指夸张地显示,“常理”则意味着这是人们常见的情形,而“徒咄嗟”则是诗人对这种行为的无奈和不屑一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秘之美的独特感受与欣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浮夸态度的批判性思考。
缣素巧貌溪山姿,宝藏肯笑虎头痴。
何人夜半胠箧去,信为羽化无疑迟。
魏明不惜万夫力,凿山累土誇神奇。
景阳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参差。
叶公好龙广射虎,大方安能不笑之。
至人于物特寓目,远象过眼心弗随。
我公看山正如此,肯趁儿童脚力疲。
胸中五岳镇地轴,眼底三辰昭旂旗。
擢由汉庭宠分钺,来抚蜀土初褰帷。
巫山一览窥妙处,写入长歌赓竹枝。
坐令十二峰增重,已觉气压嵩华低。
太室少室敢辈行,小孤大孤何儿嬉。
岱宗日观峻徒尔,昆崙天柱高安为。
出云作雨均有是,泥金镂玉彼一时。
所谓造化一尤物,不在九华真在兹。
中山前言恐遂废,公之妙论已四驰。
半语犹存大公正,蟠胸经济看设施。
要令利济均四海,无间山崖与水湄。
只今苍生方属望,休戚在公颦伸眉。
愿公更为天下重,所养自养观诸颐。
量陂谁复能澄挠,德表居然无磷缁。
岩石巍巍具瞻在,孰不叹仰声噫嘻。
又何必东望瀛,南望嶷,北有天后之峻岭,西有云表之峨嵋。
与公高名并不朽,配以今日巫山诗。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宋·毌丘恪】缣素巧貌溪山姿,宝藏肯笑虎头痴。何人夜半胠箧去,信为羽化无疑迟。魏明不惜万夫力,凿山累土誇神奇。景阳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参差。叶公好龙广射虎,大方安能不笑之。至人于物特寓目,远象过眼心弗随。我公看山正如此,肯趁儿童脚力疲。胸中五岳镇地轴,眼底三辰昭旂旗。擢由汉庭宠分钺,来抚蜀土初褰帷。巫山一览窥妙处,写入长歌赓竹枝。坐令十二峰增重,已觉气压嵩华低。太室少室敢辈行,小孤大孤何儿嬉。岱宗日观峻徒尔,昆崙天柱高安为。出云作雨均有是,泥金镂玉彼一时。所谓造化一尤物,不在九华真在兹。中山前言恐遂废,公之妙论已四驰。半语犹存大公正,蟠胸经济看设施。要令利济均四海,无间山崖与水湄。只今苍生方属望,休戚在公颦伸眉。愿公更为天下重,所养自养观诸颐。量陂谁复能澄挠,德表居然无磷缁。岩石巍巍具瞻在,孰不叹仰声噫嘻。又何必东望瀛,南望嶷,北有天后之峻岭,西有云表之峨嵋。与公高名并不朽,配以今日巫山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8hrIC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