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萋萋绿渐浓。梨花落尽晚来风。
试问相逢何处好,小楼东。
朱箔影移无限恨,玉箫声转曲将终。
独倚阑干谁是伴,月明中。
春草萋萋绿渐浓。梨花落尽晚来风。
试问相逢何处好,小楼东。
朱箔影移无限恨,玉箫声转曲将终。
独倚阑干谁是伴,月明中。
这首元代赵雍的《摊破浣溪沙》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画面。"春草萋萋绿渐浓",诗人以生动的词语描绘了春天草木繁茂,绿色渐深的景象,展现了生机盎然的季节气息。"梨花落尽晚来风"则暗示了春光易逝,梨花凋零,晚风吹过,带来一丝凄凉。
"试问相逢何处好,小楼东",诗人借景抒情,提出一个疑问:在这样的时刻,何处才是最佳的相遇之地?他选择了小楼东侧,可能寓意着宁静与私密,也暗含了孤独与期待。"朱箔影移无限恨,玉箫声转曲将终",通过朱红色帘幕的光影摇曳和玉箫悠扬的乐声即将消逝,传达出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遗憾。
最后两句"独倚阑干谁是伴,月明中",诗人以孤独的背影和明亮的月色作结,表达了在月光下独自倚栏的寂寞,无人陪伴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整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哀愁并存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