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室修丰祀,初阳丽小春。
万年福永茂,一脉气弥亲。
磬管云门奏,豆笾宗器陈。
于斯思继述,嗣服凛惟寅。
太室修丰祀,初阳丽小春。
万年福永茂,一脉气弥亲。
磬管云门奏,豆笾宗器陈。
于斯思继述,嗣服凛惟寅。
这首诗描绘了在孟冬时节,对太庙进行祭祀的情景。诗人以“太室修丰祀”开篇,点明了祭祀的规模宏大且庄重。接着,“初阳丽小春”一句,巧妙地将季节与气氛融合,初升的阳光照耀着小春时节,营造出一种温暖而肃穆的氛围。
“万年福永茂,一脉气弥亲”表达了对国家长久繁荣昌盛的祈愿,以及血脉相连、亲情深厚的感慨。接下来,“磬管云门奏,豆笾宗器陈”描绘了祭祀仪式中音乐与祭品的呈现,磬管悠扬,云门乐曲,豆笾排列有序,宗器庄严陈列,展现了祭祀活动的隆重与神圣。
最后,“于斯思继述,嗣服凛惟寅”表达了对先祖的追思与敬仰,以及继承先辈遗志的决心,强调了责任与使命感,同时也体现了对未来的敬畏之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意义,以及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崇山蓄灵泉,万古去不息。
潴为百斛深,散入千渠溢。
其东汇民田,又北寻山腋。
断崖如破瓜,飞瀑中荡激。
大声或雷霆,细者亦竽瑟。
末流垂半山,十里见沸白。
得非拖天绅,常恐浮地脉。
吕梁丈人老,尚与汨偕出。
我欲蹋惊湍,下穷龈腭石。
惜哉意徒然,属此岁凛慄。
安得汝南周,断取白蛟脊。
归之龙泉峰,山门夜喧席。
流澌欲作环佩鸣,枯木未肯回春声。
舟人坐恐雪为祟,娇鸦又舞天边城。
天公知我不足厄,乞与十日霜风晴。
遥遥烟堤护玉镜,滉滉云海浮金钲。
揽衣坐数踵间息,窥见宇宙无馀情。
灯花也似调儿女,咄咄笑我长宵征。
我生底处不堪著,未归且杂吴儿耕。
纵无邻翁饮子美,会有稚子迎渊明。
仙山况闻连洞壑,饵朮或可求长生。
闲中日月吾所有,此外付之人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