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帘卷还下,一阵黄昏雨。高阁登临,独自无意绪。
故人不见,水遥山远,北来南去。几曾倩传别语。
看如许。紫苔斑点,绿荷破碎浮萍聚。
正似愁根,鬓丝白尽千万缕。
旧盟记在,粉笺蜀纸,写成的据。那知又,恁轻误。
湘帘卷还下,一阵黄昏雨。高阁登临,独自无意绪。
故人不见,水遥山远,北来南去。几曾倩传别语。
看如许。紫苔斑点,绿荷破碎浮萍聚。
正似愁根,鬓丝白尽千万缕。
旧盟记在,粉笺蜀纸,写成的据。那知又,恁轻误。
这首诗名为《瑶阶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汪东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湘帘轻轻放下,黄昏时分细雨飘落,诗人独自登上高阁,心中情绪低落,无人可会。远方的朋友音讯全无,山水阻隔,诗人感叹离别之苦,不知如何传递思念之情。
接下来,诗人借景抒情,紫苔斑驳,绿荷破碎,浮萍聚散,象征着愁绪的蔓延和岁月的无情。他感到自己的愁苦如同愁根深深,白发如丝,千缕万缕,表达了岁月流逝和个人境遇的苍凉。
诗人回忆起昔日的约定,曾在蜀地的粉笺上写下深情的话语,却未曾料到如今的轻易错过。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象和自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