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参天拱十围,何妨桃李间相依。
却怜韩令功如许,不为山丹少霁威。
老木参天拱十围,何妨桃李间相依。
却怜韩令功如许,不为山丹少霁威。
这首诗描绘了刘少师园中老木与桃李和谐共处的景象,以及对韩令功的感慨。叶梦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
首句“老木参天拱十围”,生动地描绘了一棵高大苍老的树木,其树干粗壮,需十人合抱方能环抱,形象地展示了树木的雄伟与岁月的痕迹。这棵老木仿佛是园中的守护者,见证了园中四季的更迭与岁月的流转。
次句“何妨桃李间相依”,则转而描述了在老木周围,桃花与李花相互依存,共同装点着这个生机勃勃的园子。这里的“何妨”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欣赏与赞叹,暗示了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理念。
后两句“却怜韩令功如许,不为山丹少霁威”,则是对韩令功的感慨。韩令功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权威或力量,但诗人通过“怜”字,表达了对韩令功不因山丹(一种花卉)的美丽而减弱其威严的态度的赞赏。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尊重,也暗含了对领导者应具备的高尚品质的推崇——即无论面对何种诱惑或美景,都不应丧失自己的原则和威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园中自然景观与对人物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然与高尚品质的追求与赞美。
锦衣西去道何光,卜葬伊川旧钓乡。
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
重寻泉石应多感,旋插松楸未著行。
一月归程如有暇,云间时到读书房。
蒲津名郡得名公,谏纸盈箱且罢封。
红药阶墀曾吐凤,绿莎厅事旧鸣蛬。
下车首谒重华庙,入境先经五老峰。
见说丘门诗板在,应教回也继遗踪。
佐幕徐方鬓未秋,官升芸阁更风流。
姓名旧在莺迁榜,诗什重题燕子楼。
渐有俸钱供药债,应无归梦到渔舟。
公馀时上台头寺,珠履金貂共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