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繁华有中兴,浇愁倾尽酒三升。
画船箫鼓春如海,便逐东风到秣陵。
几度秦淮打桨行,河房士女夜吹笙。
栖鸦流水传佳句,总为亚男得盛名。
玉树江山百感何,白门杨柳影婆娑。
舟回三十六陂月,醉听吴侬白纻歌。
青溪楼上小勾留,灯火连宵璧月收。
一霎南朝春梦醒,可怜淮水自西流。
六代繁华有中兴,浇愁倾尽酒三升。
画船箫鼓春如海,便逐东风到秣陵。
几度秦淮打桨行,河房士女夜吹笙。
栖鸦流水传佳句,总为亚男得盛名。
玉树江山百感何,白门杨柳影婆娑。
舟回三十六陂月,醉听吴侬白纻歌。
青溪楼上小勾留,灯火连宵璧月收。
一霎南朝春梦醒,可怜淮水自西流。
这首《秦淮杂咏》由清代诗人张玉书所作,描绘了秦淮河畔的繁华景象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气息。
首句“六代繁华有中兴”,点明了秦淮河畔曾是六朝古都的繁华之地,虽经历史更迭,仍有中兴之象。接着“浇愁倾尽酒三升”一句,以饮酒解愁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在繁华背后寻求慰藉的心态。
“画船箫鼓春如海,便逐东风到秣陵”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画船游弋、箫鼓齐鸣的生动画面,仿佛整个春天都在随风飘荡,直至到达秣陵(今南京),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
“几度秦淮打桨行,河房士女夜吹笙”则将镜头聚焦于秦淮河上,夜晚的河房中,士人女子吹笙作乐,展现出秦淮河畔独特的夜生活景象。
“栖鸦流水传佳句,总为亚男得盛名”通过栖息的乌鸦与流动的河水,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文学创作联系起来,暗示着秦淮河畔不仅是生活的场所,也是灵感的源泉,成就了许多文人的盛名。
“玉树江山百感何,白门杨柳影婆娑”转而抒发对江山易主、人事沧桑的感慨,玉树江山虽美,但面对历史的变迁,心中难免生出复杂的情感。
“舟回三十六陂月,醉听吴侬白纻歌”描绘了舟行于秦淮河上的月夜景色,以及醉酒之人倾听吴侬软语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秦淮河畔的浪漫与诗意。
最后,“青溪楼上小勾留,灯火连宵璧月收”写出了夜晚的青溪楼灯火通明,直到月亮落下,暗示着夜生活的延续与繁华。
“一霎南朝春梦醒,可怜淮水自西流”以“南朝春梦”比喻过去的繁华与美好,感叹这一切如同梦境般短暂,而淮水依旧静静地向东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秦淮河畔不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韵味,既有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情感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