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时颂·其七》
《十二时颂·其七》全文
南北朝 / 宝志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晡时申,学道先须不厌贫。

有相本来权积聚,无形何用要安真。

作净洁,却劳神,莫认愚痴作近邻。

言下不求无处所,暂时唤作出家人。

(0)
鉴赏

这首诗《十二时颂(其七)》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大师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修行中的重要理念。

首句“晡时申,学道先须不厌贫”,点明了修行者在面对生活物质条件的匮乏时,不应感到厌烦,而是应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将此视为修行的一部分。这里的“晡时申”指的是下午四时至六时,象征着一天中较为宁静的时刻,适合内省与修行。

接着,“有相本来权积聚,无形何用要安真”,这两句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应区分有形与无形的事物。有形之物如物质财富,虽是修行路上的考验,但不应成为追求的目标;无形之物如智慧、慈悲等精神层面的修为,才是真正的追求所在。权积聚意为权宜之计的积累,这里暗指对物质的追求只是暂时的手段,并非最终目的。

“作净洁,却劳神,莫认愚痴作近邻”,这几句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应当保持内心的清净与纯洁,避免被愚痴所迷惑。净洁不仅指外在的清洁,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纯净,以及对错误观念的警惕与远离。

最后,“言下不求无处所,暂时唤作出家人”,这两句表达了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应过于执着于寻找一个固定的目的地或状态,而应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当前的境遇。出家人的身份在这里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寻求精神解脱的状态,鼓励修行者放下执念,以更加自由的心态去探索内在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佛教修行的核心理念——不贪恋物质,重视精神的净化与提升,以及对当下状态的接纳与超越。

作者介绍

宝志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白云寺

山高每出云,有寺在山上。

谁向寺中游,白云自来往。

(0)

雉将雏·其六

须臾童去远,老雉还来视。

母子得全活,鼓翼心倍喜。

(0)

秋蕊香.落叶

门外秋声不绝,簌簌空阶吹彻。

寒枝影乱鸦啼歇,满院清霜斜月。

和风带雨难分别,还凄切。

绮窗敲处灯明灭,梦醒三更时节。

(0)

车驾驻润州幸少傅杨公私第欢燕累日恭述六首·其三

柳宿垂光应不虚,百花深处设仙厨。

不愁调膳无滋味,旧日盐梅尚有余。

(0)

寄怀大司马郭公二首·其二

征骖别后几登楼,极目山川忆旧游。

皛皛霜华寒已冱,冥冥云物夕仍留。

九关甲士图功日,三辅丁男习战秋。

闻道天骄还北遁,万年佳气绕皇州。

(0)

元宫词·其九十一

凶吉占年北俗淳,旋烧羊胛问祆神。

自从受得金刚戒,摩顶然香告世尊。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