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人人尽好药,个个元来寻不著。
也道用铅不用铅,及至用铅还是错。
用铅不用铅,不用得长年。
用铅须用铅,用铅住丹田。
无铅不成丹,还丹生在铅。
金公能住水,黑铅有黄芽。
黄芽入汞家,覆载以河车。
世上人人尽好药,个个元来寻不著。
也道用铅不用铅,及至用铅还是错。
用铅不用铅,不用得长年。
用铅须用铅,用铅住丹田。
无铅不成丹,还丹生在铅。
金公能住水,黑铅有黄芽。
黄芽入汞家,覆载以河车。
这首《还丹口诀》是唐代道士杨玄一所作,内容涉及道教炼丹术的核心理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旨在阐述炼丹过程中关键的“铅”与“丹”的关系。
首先,“世上人人尽好药,个个元来寻不著。”这句话暗示了炼丹术的奥秘在于寻找正确的“药”,即“铅”,但大多数人并未找到。这里的“铅”并非指金属铅,而是象征着炼丹过程中的基础物质或精神状态。
接着,“也道用铅不用铅,及至用铅还是错。”表达了在炼丹过程中对“铅”的使用存在误区,即知道需要使用“铅”,但实际操作时却可能出错。这反映了炼丹术的复杂性和微妙性。
“用铅不用铅,不用得长年。用铅须用铅,用铅住丹田。”强调了正确使用“铅”的重要性,指出不正确地使用或忽视“铅”会导致无法达到长寿的目的。同时,强调了“铅”应置于“丹田”,即人体内部特定的能量中心,以促进内丹的形成。
“无铅不成丹,还丹生在铅。”进一步说明了“铅”在炼丹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没有“铅”就无法形成“丹”,而真正的“丹”则是在“铅”中生成的。
“金公能住水,黑铅有黄芽。”这里运用了五行相生的概念,金(代表“铅”)能与水(代表“汞”)结合,而“黑铅”中蕴含着转化后的“黄芽”,象征着从低级物质向高级物质的转变。
“黄芽入汞家,覆载以河车。”最后两句描述了“黄芽”(经过转化的物质)进入“汞家”(与“汞”结合),并借助“河车”(一种象征性的运输工具)进行循环运转,最终实现物质的升华和转化。
整体而言,《还丹口诀》通过一系列象征和隐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道教炼丹术中关于“铅”与“丹”的理论和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生命永续的理念。
亹亹圆象运,苒苒青岁阑。
策策西风鸣,耿耿客子寒。
客子行路难,况乃衣裳单。
萸盘荐重九,雅歌和清弹。
黄华被幽径,拒霜明空园。
所乐忘所悲,慷慨有馀欢。
不知乌帽欹,邈矣追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