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孤竹君,音节拂云,谥曰洞箫。
纵柳郎填就,周郎顾罢,欠伊品藻,律也难调。
惭愧何郎。呜呜袅袅,翻入腭唇齿舌喉。
谁知道,是郭郎亲授,共贯同条。后来一辈枵枵。
甚声响都如鹦鹉娇。
叹秦青已往,嘉荣何在,念奴骨朽,李八魂消。
试向尊前,听君一曲。前辈风流未觉凋。
冯郎老,但点头咽唾,拼解金貂。
有孤竹君,音节拂云,谥曰洞箫。
纵柳郎填就,周郎顾罢,欠伊品藻,律也难调。
惭愧何郎。呜呜袅袅,翻入腭唇齿舌喉。
谁知道,是郭郎亲授,共贯同条。后来一辈枵枵。
甚声响都如鹦鹉娇。
叹秦青已往,嘉荣何在,念奴骨朽,李八魂消。
试向尊前,听君一曲。前辈风流未觉凋。
冯郎老,但点头咽唾,拼解金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取洽所作,名为《沁园春·赠锦江歌者何琮》。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音乐的深厚情感和高超鉴赏能力,以及他与当时歌者的交往和交流。
“有孤竹君,音节拂云,谥曰洞箫。”开篇就描绘了一位名叫孤竹君的乐师,他的音节之高远触云端,被誉为洞箫。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音乐造诣的敬仰,也表达了他对这位乐师技艺的认可。
“纵柳郎填就,周郎顾罢,欠伊品藻,律也难调。”这里的“柳郎”和“周郎”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音乐家或有名的人物,他们的曲子虽然完成,但在诗人看来,还不够完美,因为缺少了伊(音高)品藻(一种乐器)的搭配,律(古代音乐的节拍)调起来也显得困难。
“惭愧何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技艺感到惭愧,不如那些伟大的音乐家。
接下来的几句“呜呜袅袅,翻入腭唇齿舌喉。谁知道,是郭郎亲授,共贯同条。”则描写了一种音乐的流畅与自然,似乎是由一位叫郭郎的乐师亲自传授,这种技艺高超,令人难以置信。
“后来一辈枵枵。甚声响都如鹦鹉娇。”诗人提到后来的音乐家,他们的声音虽然嘹亮,但却像鹦鹉般的娇媚,没有了先贤们的雄浑与深邃。
“叹秦青已往,嘉荣何在,念奴骨朽,李八魂消。”这里诗人感慨良久,谈到历史上的音乐家,如秦青、嘉荣等人的辉煌成就已经过去,他们的骨灰也随风而去,只留下名字,而李八的精神也如同他们一般消逝无踪。
最后,“试向尊前,听君一曲。前辈风流未觉凋。”诗人请求何琮在他面前演奏一曲,以此来体会前辈音乐家的风韵,这种艺术精神并没有衰减。
“冯郎老,但点头咽唾,拼解金貂。”结尾处,诗人自称为“冯郎老”,表明自己年迈,只能通过点头和咽唾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欣赏之情,并试图用解释《金貂》这样的古代乐曲来表达自己的音乐观点。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鉴赏,而且也透露出了一种怀旧与自谦的情感,通过对过去音乐家的追忆和对当下音乐风格的批评,表现出诗人对于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关切。
春归将弥月,风日含和暄。
朝来峭寒逼,静憩验所缘。
御柳带冰缬,温花敛香妍。
槃倒试灯杯,人怜踏月天。
乍抚流阴速,幽兴翻洒然。
冬杪望三白,踟蹰念每悬。
虑彼举趾者,难垦龟纹坚。
左近或被雪,稍得愁怀蠲。
繄余德诚薄,心窃重祈年。
何暇逐风景,揽结崇椒巅。
燕九传日下,践兹忽忆前。
岧峣云外阁,蜿蜒镜中山。
拈毫赓旧韵,如对画图间。
长春我曾历,墨胎坐童颜。
松栝森翠中,静室殊清便。
得句髭每撚,逐胜座屡迁。
想彼涂阁下,今朝车马喧。
节物从民俗,颇助岁华繁。
岂不思还淳,权衡有所难。
徘徊屏百营,丁丁漏声传。
且浇佛钵花,妙相参优填。
邹阳一吹律,青韶归大千。
宴坐拟自问,熟识其回旋。
《燕九日叠旧作韵》【清·弘历】春归将弥月,风日含和暄。朝来峭寒逼,静憩验所缘。御柳带冰缬,温花敛香妍。槃倒试灯杯,人怜踏月天。乍抚流阴速,幽兴翻洒然。冬杪望三白,踟蹰念每悬。虑彼举趾者,难垦龟纹坚。左近或被雪,稍得愁怀蠲。繄余德诚薄,心窃重祈年。何暇逐风景,揽结崇椒巅。燕九传日下,践兹忽忆前。岧峣云外阁,蜿蜒镜中山。拈毫赓旧韵,如对画图间。长春我曾历,墨胎坐童颜。松栝森翠中,静室殊清便。得句髭每撚,逐胜座屡迁。想彼涂阁下,今朝车马喧。节物从民俗,颇助岁华繁。岂不思还淳,权衡有所难。徘徊屏百营,丁丁漏声传。且浇佛钵花,妙相参优填。邹阳一吹律,青韶归大千。宴坐拟自问,熟识其回旋。
https://shici.929r.com/shici/iGfah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