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之松渭川竹,劲节高标拔尘俗。
衲僧行志亦如斯,甘分空山抱幽独。
香严一击忘所知,鸟窠叠足忘危枝。
只将松竹代说法,布毛何用拈来吹。
道人东寺有师叔,慎莫抛家事驰逐。
铁船打就已多时,归帆好趁东风熟。
徂徕之松渭川竹,劲节高标拔尘俗。
衲僧行志亦如斯,甘分空山抱幽独。
香严一击忘所知,鸟窠叠足忘危枝。
只将松竹代说法,布毛何用拈来吹。
道人东寺有师叔,慎莫抛家事驰逐。
铁船打就已多时,归帆好趁东风熟。
这首诗以徂徕之松和渭川之竹为喻,赞颂了衲僧行志的高洁品性,如同松竹般挺拔不群,超脱世俗。诗中提到的“香严”、“鸟窠”等,皆是禅宗公案中的典故,诗人借此表达对禅悟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只将松竹代说法,布毛何用拈来吹”,这两句尤为精妙,诗人以松竹自比,表示自己只愿像松竹一样,静静地立于世间,无需借助外物或言语来宣扬佛法,体现了其内心的纯净与淡泊。
“道人东寺有师叔,慎莫抛家事驰逐”,诗人提醒渭侍者,在探望师叔的同时,也应珍惜当下,不要因追求名利而抛弃了修行的本质。
“铁船打就已多时,归帆好趁东风熟”,这两句则以航海为喻,暗示了修行之路虽漫长且艰难,但只要把握时机,就能顺利抵达彼岸。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文章独占龙头,当年已识丝纶手。
身历三朝,官登极品,当今耆旧。
晚入黄扉,平生青眼,相看白首。
喜长安、霖雨堂成,道神仙宰相,人知否。
甲第高连北斗。又何必、锦袍明昼。
昼寝凝香,朱门列戟,紫衣奔走。
灯火楼台,笙歌院落,年年春酒。
庇苍生、更作万间广厦,为相公寿。
怀庆城东,竹树清阴,亭馆初开。
荼蘼架压,丛花铺雪,湘筠角小,新笋惊雷。
三里平芜,千里夏木,云气堆浓王屋隈。
寻幽径,似南京犀浦,如豆青梅。使君却费尊罍。
叹解俎盘桓真快哉。
喜林泉位置,手芟杨柳,宾朋啸咏,杂坐莓苔。
屐齿泥深,帽檐红落,还与殷勤劝酒杯。
银蹄滑,笑诸公高兴,冒雨归来。
在昔称康成,著述传吾道;
两序列生徒,高密儒名噪。
不期城外山,山下生瑞草;
称之曰书带,形肖名亦好。
我闻周濂溪,窗前生意绕;
又闻杜荀鹤,科名有吉兆。
屈轶长明廷,紫芝来四皓。
同是托灵根,一一成大造。
未若此葳甤,左萦复右抱。
为语儿辈知,此乃吾家宝。
一室拜经神,青青长摛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