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馀干东山书院》
《谒馀干东山书院》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山连县市寂无哗,先哲遗踪更可嘉。

鸟外风帆来客舫,云边烟树见人家。

圣经浑灏从来正,俗学纷纭却自邪。

安得紫阳长不死,挥毫重为黜浮华。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余干东山书院的氛围与历史韵味。首句“山连县市寂无哗”,以山与县城的连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感,暗示了书院所在之地的清幽与脱俗。接着,“先哲遗踪更可嘉”一句,表达了对过往智者的敬仰与怀念,强调了书院作为传承知识与智慧的圣地之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鸟外风帆来客舫,云边烟树见人家”,运用生动的自然景物,如飞翔的鸟、远处的风帆、缭绕的云雾和隐约可见的人家,构建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既展现了书院周边环境的美丽,也暗示了书院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圣经浑灏从来正,俗学纷纭却自邪”两句,将书院的教育理念与社会上流行的世俗学说进行了对比,强调了书院教育的正统性和深刻性,同时也对社会上杂乱无章的学风提出了批评。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于教育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学术精神的坚守。

最后,“安得紫阳长不死,挥毫重为黜浮华”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长久保持书院精神,远离浮华,追求真知的渴望。这里的“紫阳”可能指的是朱熹,即“紫阳先生”,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也是书院教育的重要代表人物。通过这一设想,作者寄托了对于理想教育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髓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余干东山书院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文化与道德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于理想教育状态的追求。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歌元丰五首·其三

湖海元丰岁又登,稆生犹足暗沟塍。

家家露积如山垄,黄发咨嗟见未曾。

(0)

酬王微之

一雨回飙助蓐收,炎曦不复畏金流。

君家咫尺堪乘兴,想岸乌纱对奕秋。

(0)

重将

重将白发旁墙阴,陈迹茫然不可寻。

花鸟总知春烂熳,人间独自有伤心。

(0)

送陈景初

惨淡淮山水墨秋,行人不饮奈离愁。

药囊直入长安市,谁识柴车载伯休。

(0)

晓发舟至武塘·其一

木影固从混,水云脱众泠。

鱼波已相截,凫景信能冥。

漠慎风聊出,滋深雾渐形。

还思沦异者,何处有湘灵?

(0)

怀元度四首·其一

秋水才深四五尺,扁舟斗转疾于飞。

可怜物色阻携手,正是归时君不归。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