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得宗门事,何忧常住贫。
听师林下话,是我眼中人。
星渚三秋月,庐山万古春。
昭陵御书在,岁久莫生尘。
了得宗门事,何忧常住贫。
听师林下话,是我眼中人。
星渚三秋月,庐山万古春。
昭陵御书在,岁久莫生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题为《万杉长老秀痴翁见示五言次韵》。诗中表达了对宗门事务的深刻理解和对师长智慧的敬仰之情。"了得宗门事,何忧常住贫",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入领悟,认为理解了佛法真谛,物质贫困不再是忧虑。"听师林下话,是我眼中人",表达了诗人对师长的尊敬和对其言论的珍视,视其为值得信赖和学习的对象。
接下来的两句"星渚三秋月,庐山万古春",以自然景象象征师徒之间永恒的交流与智慧的流传,如同明亮的秋月和永恒的庐山春天一般。最后两句"昭陵御书在,岁久莫生尘",借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的典故,寓意师传的宝贵知识将长久保存,不会被岁月遗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描绘师徒关系和对佛法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和师道的尊崇。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