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斋》
《书斋》全文
宋 / 俞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野草沿庭砌,清闲日掩扉。

晚凉疏雨过,落叶觉蝉稀。

天籁自鸣竹,砧声谁捣衣。

僧寮不过此,何必扣玄机。

(0)
翻译
野草蔓延在庭院的台阶边,清静的日子里门常常关闭。
傍晚时分,稀疏的雨点过后,落叶间蝉鸣声稀少。
自然的声音从竹林中传来,是谁在捣衣砧上敲击声响起。
僧人的居所也不过如此,又何必去探寻深奥的哲理呢。
注释
野草:生长在庭院中的杂草。
砌:台阶。
清闲:宁静、空闲。
扉:门。
晚凉:傍晚的凉意。
疏雨:稀疏的雨点。
落叶:秋天飘落的树叶。
蝉稀:蝉鸣声稀少。
天籁: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竹:竹子。
砧声:捣衣的声音,古人常用木砧敲打衣物。
捣衣:古时妇女洗衣物的动作。
僧寮:僧人居住的小屋。
此:这里。
扣玄机:探索深奥的道理或秘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书斋周围的宁静景象。"野草沿庭砌"写出了庭院台阶边野生草木的自然生长,展现出一种质朴而清幽的环境。"清闲日掩扉"则体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常常关闭门窗,享受这份静谧。

"晚凉疏雨过,落叶觉蝉稀"描绘的是傍晚时分,稀疏的雨滴带来一丝凉意,落叶声中蝉鸣渐少,显得格外宁静。"天籁自鸣竹"将风吹竹叶的声音比作天籁,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的和谐之美。

"砧声谁捣衣"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暗示了季节更迭和生活的日常琐事,也增添了诗的温情。最后,诗人感慨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僧侣的生活也不过如此,无需过多追求深奥的哲理,"何必扣玄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复杂世事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清寂的书斋生活画面,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作者介绍
俞桂

俞桂
朝代:宋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猜你喜欢

郑台擢涖郡昭州便道枉驾赋此谢别

天南五马忽西驰,却忆琴鸣瘴海时。

万里新诗在怀袖,十年阔契念途泥。

隼旗幸驻彝门驾,鳄渚长瞻岘首碑。

见说东西将赐履,罗浮遗老正扶藜。

(0)

雨中登狮岩寺呈赵符卿

驻桨寻僧坐碧苔,疏林寒雨晚钟催。

翻经石上狮为座,把钓岩边玉是台。

山翠似屏从北拥,江帆如笏正南来。

尚须载酒频登探,造次梅花莫浪开。

(0)

甲子秋七月入宝安过访邓玄度观察镜园同尹用平温尔惇两年丈饮邻仙楼用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诗四十韵·其五

花径缘溪转,柴门傍竹开。

疏渠浇菡萏,选石护榔梅。

酒态吹风去,诗情逐雨来。

落花閒不扫,恐损石栏苔。

(0)

七月九日五噫·其二

触热客行苦,惊心秋色新。

友生那可仗,僮仆岂相亲。

已说逢迎少,胡然道路频。

侬非红粉辈,君是白头人。

(0)

寄建德黄明府

有邑大如斗,奔流碧似油。

山山皆抱郭,水水仅容舟。

白板桥边屋,青帘树杪楼。

谁云七里小,为政亦风流。

(0)

拟古

客从远方来,遗我绿绮琴。

拂拭青玉案,因之理素心。

初作飞龙引,再弹梁甫吟。

四座同欢听,岂无山水音。

忽听钟子期,悽断泪沾襟。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