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
《读史》全文
清 / 缪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文君真知音,私奔司马氏。

阮籍真好色,邻家恸处子。

惟此真之中,邪正亦倍蓰。

然宁侧其冠,不必纳其履。

刑罚可失出,褒贬腌逼里。

历观史传中,竞艳每书此。

一时爱其才,春秋紊大旨。

且令炫才者,越礼有所指。

风俗自兹靡,责归作俑始。

(0)
鉴赏

这首诗《读史》由清代诗人缪烜所作,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礼法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诗中提到“文君真知音,私奔司马氏”,借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强调了知音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挑战和对爱情自由的向往。

接着,“阮籍真好色,邻家恸处子”则以阮籍的好色行为,以及他周围人对此的不同反应,反映了社会对于性欲的不同态度和道德评判标准。

“惟此真之中,邪正亦倍蓰”,这句话强调了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提醒人们要分辨是非,坚守正道。

“然宁侧其冠,不必纳其履”,意味着在面对不正之风时,人们应保持独立思考,不必盲目跟从,即使是在小节上也要坚持原则。

“刑罚可失出,褒贬腌逼里”,指出法律与道德评价有时会存在偏差,需要谨慎对待,避免因一概而论而造成不公平。

“历观史传中,竞艳每书此”,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历史,发现其中不乏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这些见解值得被记录和传承。

“一时爱其才,春秋紊大旨”,批评了当时社会对个人才华的过分推崇,导致了对传统价值观的破坏,强调了道德与礼法的重要性。

“且令炫才者,越礼有所指”,进一步指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对才华的过度追求,忽视了礼法的约束,从而引发了社会风气的败坏。

“风俗自兹靡,责归作俑始”,总结道这种风气的形成,责任在于那些率先打破常规的人,即“作俑者”,强调了个人行为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故事的解读,深入探讨了人性、道德、礼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作者介绍

缪烜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天仙子

宿雨洗空台榭莹。下尽珠帘寒未定。

花开花落几番晴,春欲竟。愁未醒。

池面杏花红透影。一纸短书言不尽。

明月清风还记省。玉楼香断又添香,闲展兴。

临好景。心似乱萍何处整。

(0)

乌江东乡往还马上作二首·其一

黄尘随马染征衣,十里江皋送客晖。

废井草荒蛙黾怒,下田沙涨芋魁肥。

解缨拂树弄清浅,横榻扫云飞翠微。

人生事事不如意,终日念归何日归。

(0)

水调歌头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

空留千丈危石,高出暮云端。

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插钓鱼竿。

肯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

驱驰一世人物,相与济时艰。

独委狂奴心事,未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

爽气动星斗,终古照林峦。

(0)

边思

劲气初折胶,奔书闻插羽。

寒金刁斗鸣,夕火兜零举。

霜威画角雄,月思清笳苦。

骠骑出鏖兵,轻车前确虏。

一鼓系名王,三捷献英主。

天山挂雕弓,玉塞休强弩。

龙额近封侯,华堂盛歌舞。

(0)

清平乐

繁华锦烂。已恨归期晚。翠减红稀莺似懒。

特地柔肠欲断。不堪尊酒频倾。恼人转转愁生。

□□□□□□,多情争似无情。

(0)

杨贵妃

倾国娇容启色荒,能移帝主堕三纲。

荔枝嚬笑虽甘美,马践嵬坡促命亡。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