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竭力参诗句,久矣冥搜见机杼。
岂惟蕴蓄彻遮栏,要使幽深尽呈露。
君今学诗叩妙理,颇已具眼识精粗。
他年陶冶融心神,好与造化开门户。
读之便感谁使然,若见其事在其处。
会须体物夺天机,便可分庭抗李杜。
风骚乐府久寂寞,但见坡谷正驰骛。
君才妙龄中科选,第恐此道非先务。
诗分九品吾所创,妄与正宗辟行路。
君今持此欲谁论,勿使群言生谤怒。
平生竭力参诗句,久矣冥搜见机杼。
岂惟蕴蓄彻遮栏,要使幽深尽呈露。
君今学诗叩妙理,颇已具眼识精粗。
他年陶冶融心神,好与造化开门户。
读之便感谁使然,若见其事在其处。
会须体物夺天机,便可分庭抗李杜。
风骚乐府久寂寞,但见坡谷正驰骛。
君才妙龄中科选,第恐此道非先务。
诗分九品吾所创,妄与正宗辟行路。
君今持此欲谁论,勿使群言生谤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庞谦孺写给他的表侄赵文鼎的,表达了对赵文鼎在诗歌创作上的鼓励和期望。诗人首先赞扬赵文鼎在诗歌学习中能深入理解诗歌的奥妙,具有辨识力,能够区分作品的精细与粗糙。他鼓励赵文鼎将来不仅要深入领悟诗歌的内涵,还要与大自然的韵律相融合,以期达到李白、杜甫那样的艺术高度。
诗人强调了自己创立的“诗分九品”理论,并认为赵文鼎的才华适合于科举考试,但他提醒赵文鼎,诗歌创作不应仅仅追求科举功名,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探索诗歌的正宗之道上。他还提到,虽然当时风骚乐府的风格较为沉寂,但赵文鼎应关注如苏轼、黄庭坚这样的杰出诗人,他们的作品富有活力。
最后,庞谦孺告诫赵文鼎,当他展示自己的诗歌见解时,要避免引起众人的非议,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整首诗充满了对后辈的关爱和期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寒芦卧疏黄,远水分淡碧。
秋荷如有情,相映两鸂鶒。
过市欲投宿,秽隘非所安。
人言五里馀,有寺洁且宽。
驱驽犯泥淖,敢惮风雨寒。
稻塍与兔径,萦纡度千盘。
衣裘被沾湿,脚膝加蹒跚。
因思圣人语,后获当先难。
壮哉古道场,翚飞映层峦。
秀色蔼松桧,清香馥芝兰。
我心大有得,岂惟厌游观。
行行勿踌躇,霁日升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