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月》
《无月》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可怪清秋月,难看永夜辉。

蟾蜍高不落,乌鹊暗能飞。

迷径频呼烛,惊寒骤问衣。

群公未应去,云色渐霏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没有月亮的夜晚,秋风瑟瑟,万物显得格外寂静与神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和独到见解。

首联“可怪清秋月,难看永夜辉。”开篇即以疑问语气提出,为何在清冷的秋天,夜晚的光辉却难以被看到?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困惑,也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蟾蜍高不落,乌鹊暗能飞。”进一步描绘了夜空中的景象。蟾蜍在这里象征月亮,虽然高悬于天际,却因无光而显得不落;乌鹊则在暗夜中自由飞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生命的活力。

颈联“迷径频呼烛,惊寒骤问衣。”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在黑暗中迷失路径时,人们频繁呼唤蜡烛以照明;面对突然袭来的寒冷,又急切地询问是否需要添衣。这些细节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适应能力。

尾联“群公未应去,云色渐霏微。”收束全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幻。群星似乎还未散去,但云彩已渐渐变得稀薄,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轮回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情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时间变化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灵动,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其七

天连翠潋。九折玻璃软。回抱金堤清宛转。

疑共蓬莱清浅。吾君欲济如何。唐虞风顺无多。

自有松舟桧楫,一帆三代同波。

(0)

浣溪沙·其十六泊望仙桥月夜舟中留客

晚色轻凉入画船。云峰飞尽玉为天。

疏飙自为月褰帘。

细酌流霞君且住,更深风月更清妍。

为谁凄断小桥边。

(0)

挽谏坡居士

谏议村中一布衾,幽潜两事最堪称。

瘗骸鬼结来生草,削发僧然后夜灯。

螭篆凄凉嗟老钝,薤章鸣咽动亲朋。

羡公有子能如此,多少英雄叫不应。

(0)

江城子

几年诗骨雪槎牙。痼烟霞。老生涯。

五十八翁,堪喜亦堪嗟。

忽忆香山居士语,还失笑,较争些。

荒寒梅坞月横斜。短篱遮。野人家。

枝北枝南,须有两三花。

紧闭竹门传语客,那得暇,尽由他。

(0)

枇杷

击碎珊瑚小作珠,铸成金弹密相扶。

罗襦襟解春葱手,风露气凉冰玉肤。

并世身名杨氏子,旧家门户北村卢。

知音未必能知味,曾遣青衫泪湿无。

(0)

再用汪少卿韵

毕竟春晴好,杨花也送行。

驿程寒冉冉,江树晓晶晶。

水长船能驶,诗多担转轻。

江湖吾倦矣,茅屋几时成。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