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哉何伤哉,出门闻天语,掩袂不敢哀。
道傍行者但踯躅,使我寸肠为之摧。
呜呼上天生下民,下民何多灾。
玉龙驾若木,奄忽复西回。
吾闻女娲断鳌立四极,胡不使之万古不动长崔嵬。
天高苍苍不可及,下民号之空仰泣。
伤哉何伤哉,出门闻天语,掩袂不敢哀。
道傍行者但踯躅,使我寸肠为之摧。
呜呼上天生下民,下民何多灾。
玉龙驾若木,奄忽复西回。
吾闻女娲断鳌立四极,胡不使之万古不动长崔嵬。
天高苍苍不可及,下民号之空仰泣。
这首《伤哉行》是元代诗人傅若金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同情与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开篇“伤哉何伤哉”,以强烈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接着,“出门闻天语,掩袂不敢哀”描绘了诗人听到天界消息后的反应,虽欲哀悼却不敢放声,表现了对命运的敬畏与无力感。随后,“道傍行者但踯躅,使我寸肠为之摧”进一步渲染了人间的苦难,旁观者也因之心生悲痛,诗人的心灵受到极大触动。
“呜呼上天生下民,下民何多灾”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类遭受众多灾难的感慨。接下来的“玉龙驾若木,奄忽复西回”运用神话元素,将自然现象与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与人类生活的无常。
“吾闻女娲断鳌立四极,胡不使之万古不动长崔嵬”则提出了一个反问,表达了对为何自然力量如此频繁地改变世界的不解与质疑,希望女娲能像传说中那样,让世界保持稳定不变。最后,“天高苍苍不可及,下民号之空仰泣”总结了主题,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以及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助与悲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间疾苦和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稳定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