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江空阔,停帆首屡回。
渔家编苇荻,蜃气幻楼台。
逸少亭应在,鸱夷棹不来。
一钩新月上,时把篾篷推。
渺渺江空阔,停帆首屡回。
渔家编苇荻,蜃气幻楼台。
逸少亭应在,鸱夷棹不来。
一钩新月上,时把篾篷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景图画,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开篇“渺渺江空阔,停帆首屡回”两句,通过对广阔江面和停泊船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微小和行踪的反复无常,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渔家编苇荻,蜃气幻楼台”两句,则是对江边渔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水乡特有的迷离景象进行描绘。这里的“渔家”指的是居住在水边的人们,他们用苇草和荻做为建材,编织成栖息之所。而“蜃气幻楼台”则是对那种因雾气而显得若隐若现的建筑物进行描绘,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接着,“逸少亭应在,鸱夷棹不来”两句中,诗人提到了逸少亭,这里“应在”表明亭子依旧存在,而“鸱夷棹不来”则透露了诗人的孤独与期待中的失望。这里的“鸱夷棹”是古代用以招徕宾客的一种方式,诗人通过这种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
最后,“一钩新月上,时把篾篷推”两句,是对夜晚新升起的弯月和诗人偶尔举杯饮酒的情景进行描绘。这不仅是对美好景致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在寂寞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江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忧思,是一首融合了山水田园情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次公清而狂,其本出天性。
惜哉公廉质,不以儒术正。
陷害公峭刻,奸犯语坚劲。
在位及贵戚,合然仇怨盛。
稀迁愈失意,躁戾因以逞。
王生识其趣,劝以全寿命。
胡为不开纳,封事转凌横。
五帝官天下,此语岂君听。
上怒以不改,章下求众定。
礭然金吾奏,直以大逆订。
虽为郑昌颂,万嫉掩一诤。
遂尔属诸吏,羞复受笞榜。
行当北阙下,辄引佩刀刭。
时虽众所怜,终为端士病。
常爱三峨临古郡,君之别业在其城。
近营大第当高处,更起新堂立美名。
满外江山皆秀绝,入中文史自纵横。
如何置得乌尤住,相与谈经过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