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馆萧然夜欲分,满林虫鸟寂无闻。
风吹松子下如雨,月照荷花繁若云。
泉作小滩声淅沥,笋成新竹气氤氲。
清阴正覆吟诗石,更引高梧拂练裙。
池馆萧然夜欲分,满林虫鸟寂无闻。
风吹松子下如雨,月照荷花繁若云。
泉作小滩声淅沥,笋成新竹气氤氲。
清阴正覆吟诗石,更引高梧拂练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夜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池馆周遭的生动画面,通过对声音和气氛的精妙捕捉,展现了大自然在夜幕下的独特魅力。
“满林虫鸟寂无闻”透露了诗人对夜深人静时刻的感受,那是一种超然于世俗喧嚣之上的宁静。然而,“风吹松子下如雨”却又给这份宁静增添了一丝动态,表现出自然界即便在安静中也蕴含着生命力。
“月照荷花繁若云”则是对视觉美的描绘,月光下的荷花不仅形状优美,而且数量众多,如同天上的云朵一般,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展示了其丰富的想象力。
“泉作小滩声淅沥”和“笋成新竹气氲氲”两句,通过流水声音和竹林生长的情景,强化了夏夜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清阴正覆吟诗石,更引高梧拂练裙”,则是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在凉爽的夏夜里,他坐在石头上吟诵诗歌,甚至不自觉地用手轻拂衣摆,这些细节都流露出诗人在此刻的心境,那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心灵得到净化的状态。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夏夜景物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在宁静中寻得的精神寄托。
自傍青牛种早粳,炊来玉屑满盆香。
休论服日餐霞事,只此延年第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