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介学士知湖州》
《送王介学士知湖州》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吴兴太守美如何,柳恽诗才未足多。

遥想郡人迎下担,白蘋洲渚正沧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ángjièxuéshìzhīzhōu
sòng / wángānshí

xīngtàishǒuměiliǔyùnshīcáiwèiduō

yáoxiǎngjùnrényíngxiàdānbáipíngzhōuzhǔzhèngcāng

翻译
吴兴太守有多美呢?
柳恽的诗才并不算丰富。
注释
吴兴太守:指吴兴地区的行政长官。
美:形容人的外貌或品德出众。
柳恽:古代诗人,南朝梁代人。
诗才:作诗的才能。
未足多:不足以称赞很多。
遥想:想象。
郡人:当地的人们。
迎下担:迎接官员的到来,可能指的是迎接太守的仪仗。
白蘋洲渚:指吴兴地区的一个著名水边之地,以白蘋草闻名。
正:恰好。
沧波:青苍的水面,形容湖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送王介学士知湖州》。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开篇“吴兴太守美如何”一句,直接点出了下文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即对吴兴太守的赞美。这里的“美如何”,不仅是在询问,也在暗示一种期待和憧憬,为后面的描写做了铺垫。

紧接着,“柳恽诗才未足多”一句,通过提及唐代诗人柳恽,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追求与不足之感。同时,这也隐含了作者对于吴兴太守文学才能的肯定和期待,是一种婉转的赞扬。

第三句“遥想郡人迎下担”,则是通过描写远方百姓欢庆迎接太守的情景,表达了对太守到任的热烈期盼。这里的“遥想”二字,不仅传递了一种遥远的心理距离,也强化了诗人对这一场面深刻的印象和期待。

最后,“白蘋洲渚正沧波”一句,通过描绘湖州自然景观——白蘋洲(即现在的太湖中的白马涧)附近的水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这里的“沧波”,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象征着太守到任后带来的和谐与繁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吴兴太守及湖州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新职的祝福,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合了期待、赞美与自然之美,是一首充满正面情感和积极意义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以见及南仲索和遂次其韵·其二

鹏鴳逍遥意,鸠鹰变化时。

物生良自足,天命本无私。

戚戚真何事,平平亦大奇。

相逢一笑粲,无语自心知。

(0)

挽沈叔晦国录·其一

人物今能几,公才谁不如。

时情容见嫉,天意亦成虚。

千载格心学,平生流涕书。

一言终不吐,寒日闭幽墟。

(0)

送别袁公四诗·其一

几年静镇绝喧嚣,百吏承风服教条。

惠养疲羸深保障,搜延英俊盛旌招。

忧先储粟千仓满,威詟边烽万里消。

已揭成规在藩屏,政须人望押班朝。

(0)

武担山·其二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

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

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

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0)

又答韵

连阴漠漠锁春寒,閒检新年历日看。

节里人言太幽独,床头书喜报平安。

山林决计应宜早,藜苋谋生未苦难。

归对妻孥真大笑,鲇鱼元不解缘竿。

(0)

奉和家大人将赴官舍留示及门之作·其一

师训勤诚数十年,此心端不愧高天。

诸君体我家严意,学殖毋为卤莽田。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