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精卫辞哀陈烈妇》
《精卫辞哀陈烈妇》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东海有精卫,衔石填海死。

海枯石复烂,此恨何时已。

天目山崩王气消,北风夜退钱塘潮。

崖山新称行在所,万里兵尘涨九霄。

南海有烈妇,能守陵母节。

泪血满衣裾,泣与儿决别。

万古纲常日月明,尔当尽忠吾尽节。

黄木湾头风雨来,扶胥海口浪如雷。

此时孤愤同精卫,一堕沧溟竟不回。

沧溟之深有时竭,烈妇之名应不灭。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两个历史典故,精卫填海和陈烈妇守节,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以及对忠贞节操的推崇。

首先,诗人以“东海有精卫,衔石填海死”开篇,借精卫鸟衔石填海的故事,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精卫鸟虽死,但其填海的壮举却永载史册,寓意着即使面对看似不可能克服的困难,也应持之以恒,直至成功。接着,“海枯石复烂,此恨何时已”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的永恒性,即使海枯石烂,精卫填海的壮举也不会被遗忘。

随后,诗人转向另一个故事——陈烈妇守节。通过“天目山崩王气消,北风夜退钱塘潮”,描绘了历史变迁的场景,暗示陈烈妇所处时代的动荡。尽管时代更迭,陈烈妇依然坚守自己的节操,她的行为如同“崖山新称行在所,万里兵尘涨九霄”中所描述的那样,展现了在极端环境下坚持原则的勇气。

紧接着,诗人又引入了“南海有烈妇,能守陵母节”的叙述,将陈烈妇与精卫鸟并列,强调了她们在不同情境下展现出的相同品质:忠贞与牺牲。陈烈妇的泪水与决别,象征着她为维护纲常伦理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而“万古纲常日月明,尔当尽忠吾尽节”则表达了对这种高尚道德的赞美。

最后,诗人以“黄木湾头风雨来,扶胥海口浪如雷”描绘了陈烈妇所面临的艰难环境,与精卫填海的自然景观形成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她们所面对挑战的严峻性。然而,即便如此,陈烈妇的“孤愤”如同精卫填海一般,最终“一堕沧溟竟不回”,即她选择以生命捍卫自己的信念,其精神如同大海一样深邃且不可磨灭。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精卫填海和陈烈妇守节两种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忠贞节操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秋日酬周毓庭楚藩幕中寄怀之作二首·其二

王门自有曳裾人,楚客犹称入幕宾。

台上雄风应授简,筵前醴酒定相亲。

奚囊锦字行将满,归箧轻装未是贫。

何处思君歌白露?镜园凉月桂花新。

(0)

咏画眉鸟以双眉白得名

羽衣摇曳百花旁,自写春山作淡妆。

尽洗铅华随虢国,懒持螺黛向张郎。

应怜点额梅花小,颇妒横波柳叶长。

自是啼春情太苦,双蛾先带九秋霜。

(0)

灵谷寺看梅五首·其四

白苧新披若不胜,素娥环佩自盈盈。

妆开半面寒仍敛,笑入微风态更轻。

翠羽有心窥艳蕊,青苔何意待飞英。

还嫌生不临流水,为照冰姿入镜明。

(0)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其二桃叶渡

渡头风急打回潮,桃叶青青不可招。

远水正怜牛与女,轻舟何用鹊为桥。

烟波往事成今古,云雨当年自暮朝。

最是多情欢会地,离怀回首冷萧萧。

(0)

石枕绳床午梦闲,簿书迎送不相关。

簟纹净滑摇湘水,炉气氤氲起博山。

六载劳薪翻自哂,百年倦鸟亦知还。

夷犹孤棹便疏懒,岂合追随玉笋班。

(0)

题陈母贞烈卷

岁晏孤芳凛自持,柏舟堪俪古人诗。

镜分鸾影彤帏冷,心苦熊丸白发知。

草满青陵飞蛱蝶,水摇班竹映琼枝。

怀清不羡秦王筑,直揭吴山作道碑。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