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辞温室地,长别谏书帷。
玉恨埋黄壤,星愁析紫微。
薤歌偏怨咽,衮敛更光辉。
可惜岑文本,辽阳不共归。
永辞温室地,长别谏书帷。
玉恨埋黄壤,星愁析紫微。
薤歌偏怨咽,衮敛更光辉。
可惜岑文本,辽阳不共归。
这是一首表达对逝去时光和失去的美好记忆深深怀念之情的诗篇。诗人通过对比温暖舒适的居所与寒冷孤独的外界,以及宝贵书籍与广阔天际的星辰,抒发了内心的不舍与悲凉。
“永辞温室地”和“长别谏书帷”表明诗人已经离开了那个安逸的地方和那些能给予智慧建议的书籍,这里的“温室”和“谏书帷”象征着知识和舒适生活。"玉恨埋黄壤,星愁析紫微"则将无法实现的憾事比作珍贵如玉的东西被埋藏在黄土之下,而对遥远星辰的思念也如同切割了那高不可及的天际,表达了一种无尽的哀愁。
“薤歌偏怨咽”中的“薤歌”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悲伤的曲调,这里暗示诗人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抱怨。而“衮敛更光辉”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尽管已经逝去,但仍旧在心头闪耀着光芒。
最后,“可惜岑文本,辽阳不共归”中,“岑文本”可能指的是某种书籍或知识,而“辽阳”则是地名,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回到过去的时光和地方的遗憾,以及对于知识和美好记忆无法重逢的哀伤。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温暖生活、智慧书籍与美好记忆的怀念,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悲凉情绪,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的无限留恋。
平生未识郑公面,每日闻名几数遍。
手提巨斧擘山灵,更向天门穿一箭。
箭射垂杨百步遥,中原鞭弭递相骄。
独捧金盘满盛血,十九人咸听我招。
招之亦何为,斯文久欲衰。
宋人曾失足,元氏更崩驰。
我朝北地差能起,健力可以扛鼎吕。
信阳和之势更扬,其后纵横有五子。
五子复云七,吾粤得其一。
近者见郑公,远者谈公实。
公实郑公本同邑,丰神意气如相袭。
并开门户揖众宾,一苇独横不用楫。
余生于公恨稍晚,形虽未亲神往返。
北地信阳亦一家,况是乡闾迩非远。
石鼓桐鱼相应鸣,幽兰杜若原同畹。
今年夏月盛芙蓉,公之秀色正相同。
一步一眺将万里,一吟一饮尽千钟。
人言公旧武缘令,武缘勾漏原连境。
葛令丹砂可驻颜,公复得之寿与等。
予言公寿自丹砂,公文却复比云霞。
云霞何地不流映,似公异藻人同誇。
毕竟斯文流厚脉,脉犹未坠仍留责。
余似蚊虻思负山,公如老骥犹任轭。
寿酒一卮未致公,愿扬高韵随清风。
请公努力加餐饭,广述诗书迪后蒙。
《寄赠郑明府》【明·韩上桂】平生未识郑公面,每日闻名几数遍。手提巨斧擘山灵,更向天门穿一箭。箭射垂杨百步遥,中原鞭弭递相骄。独捧金盘满盛血,十九人咸听我招。招之亦何为,斯文久欲衰。宋人曾失足,元氏更崩驰。我朝北地差能起,健力可以扛鼎吕。信阳和之势更扬,其后纵横有五子。五子复云七,吾粤得其一。近者见郑公,远者谈公实。公实郑公本同邑,丰神意气如相袭。并开门户揖众宾,一苇独横不用楫。余生于公恨稍晚,形虽未亲神往返。北地信阳亦一家,况是乡闾迩非远。石鼓桐鱼相应鸣,幽兰杜若原同畹。今年夏月盛芙蓉,公之秀色正相同。一步一眺将万里,一吟一饮尽千钟。人言公旧武缘令,武缘勾漏原连境。葛令丹砂可驻颜,公复得之寿与等。予言公寿自丹砂,公文却复比云霞。云霞何地不流映,似公异藻人同誇。毕竟斯文流厚脉,脉犹未坠仍留责。余似蚊虻思负山,公如老骥犹任轭。寿酒一卮未致公,愿扬高韵随清风。请公努力加餐饭,广述诗书迪后蒙。
https://shici.929r.com/shici/8wlxd4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