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隅采桑地,车马日缤纷。
自恨轻来往,何当怨使君。
城隅采桑地,车马日缤纷。
自恨轻来往,何当怨使君。
这首诗《罗敷曲》由明代诗人张应申所作,描绘了古代女子在城隅采桑时的情景,以及她内心对频繁来往车马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城隅采桑地,车马日缤纷”,开篇即以生动的场景勾勒出一幅繁忙热闹的画面:城隅边的桑田上,女子们忙碌地采摘着桑叶,而远处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展现出一种繁华与喧嚣并存的景象。这里不仅描绘了劳动的场景,也暗示了社会的动态与变迁。
接着,“自恨轻来往,何当怨使君”两句,直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她或许因为频繁的来往车马打扰了她的劳作,或是因这些车马背后代表着权力与欲望的流动,而感到不满和无奈。这里的“使君”可能指的是那些频繁出入城隅的人,他们可能是官员、贵族或是其他有权势的人物,他们的到来给女子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或困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