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种竹三五株,今年生长遍庭隅。
苔阶芜壁俱破裂,翠色相鲜久不渝。
始知种竹好,不如种棘恶。
种棘三年牵却衣,钩戟成行不可削。
去年种竹三五株,今年生长遍庭隅。
苔阶芜壁俱破裂,翠色相鲜久不渝。
始知种竹好,不如种棘恶。
种棘三年牵却衣,钩戟成行不可削。
这首诗名为《种竹》,是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种竹的热爱与对种棘的厌恶之情。
诗中首先描述了去年种下的竹子,如今已长满庭院四周,展现出竹子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长态势。“苔阶芜壁俱破裂,翠色相鲜久不渝”这两句描绘了竹子周围的环境,苔藓和破壁都因竹子的生长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翠绿的颜色长久不变,象征着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下来,“始知种竹好,不如种棘恶”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对棘树的反感。竹子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棘树则因其尖刺和恶劣的特性而受到贬低。
最后,“种棘三年牵却衣,钩戟成行不可削”形象地描绘了种棘的困难和棘树的危险性。棘树的尖刺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将衣物牵扯,且其形成的行列难以去除,暗示了种棘带来的麻烦和不便。
整首诗通过对比种竹与种棘的不同结果,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对棘树的厌恶,同时也寓意了选择与坚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