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树红霞点绛衣,山门处处袭馀晖。
董仙堂下烟初散,司马祠前雨正霏。
啼鸟远从旗市转,疏钟偏逐药船归。
北邻喜见南枝早,共引牙盘酌翠微。
满树红霞点绛衣,山门处处袭馀晖。
董仙堂下烟初散,司马祠前雨正霏。
啼鸟远从旗市转,疏钟偏逐药船归。
北邻喜见南枝早,共引牙盘酌翠微。
这首诗描绘了西庄六景之一的红杏芳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联“满树红霞点绛衣,山门处处袭馀晖”,开篇即以绚丽的色彩和动态的画面展现红杏林的美丽景象。满树的红杏如同天边的红霞,点缀在翠绿的枝头,而山门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暖,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温暖的光芒所包围。
颔联“董仙堂下烟初散,司马祠前雨正霏”,进一步描绘了红杏林周边的人文景观。董仙堂下的轻烟刚刚消散,透露出一种宁静与神秘的气息;而司马祠前的细雨正纷纷扬扬,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哀愁。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底蕴。
颈联“啼鸟远从旗市转,疏钟偏逐药船归”,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红杏林中的生机与活力。远处的啼鸟似乎随着市集的热闹声而飞舞,而悠远的钟声则伴随着载着草药的船只缓缓归来,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生动画面。
尾联“北邻喜见南枝早,共引牙盘酌翠微”,最后以北邻的喜悦之情收束全诗,表达了对红杏早春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北邻因看到南枝的早春而感到欣喜,众人一同举杯,共享这难得的春色与美好时光。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红杏芳林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以及对生命、历史与文化深刻思考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