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庄六景选二·其一红杏芳林》
《西庄六景选二·其一红杏芳林》全文
明 / 郑廷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满树红霞点绛衣,山门处处袭馀晖。

董仙堂下烟初散,司马祠前雨正霏。

啼鸟远从旗市转,疏钟偏逐药船归。

北邻喜见南枝早,共引牙盘酌翠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庄六景之一的红杏芳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联“满树红霞点绛衣,山门处处袭馀晖”,开篇即以绚丽的色彩和动态的画面展现红杏林的美丽景象。满树的红杏如同天边的红霞,点缀在翠绿的枝头,而山门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暖,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温暖的光芒所包围。

颔联“董仙堂下烟初散,司马祠前雨正霏”,进一步描绘了红杏林周边的人文景观。董仙堂下的轻烟刚刚消散,透露出一种宁静与神秘的气息;而司马祠前的细雨正纷纷扬扬,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哀愁。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底蕴。

颈联“啼鸟远从旗市转,疏钟偏逐药船归”,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红杏林中的生机与活力。远处的啼鸟似乎随着市集的热闹声而飞舞,而悠远的钟声则伴随着载着草药的船只缓缓归来,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生动画面。

尾联“北邻喜见南枝早,共引牙盘酌翠微”,最后以北邻的喜悦之情收束全诗,表达了对红杏早春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北邻因看到南枝的早春而感到欣喜,众人一同举杯,共享这难得的春色与美好时光。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红杏芳林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以及对生命、历史与文化深刻思考的意境。

作者介绍

郑廷鹄
朝代:明   字:元侍   号:一鹏   籍贯:琼山

郑廷鹄,字元侍,号一鹏,琼山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郑廷鹄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猜你喜欢

偶得·其二

朱陵我居青玉坛,五岳虽雄无此山。

钟期老仙还未还,高山流水我须弹。

(0)

和答王佥宪乐用·其四

一物春知物物春,一年春亦万年春。

总在乾坤形气内,敢诬当世谓无人。

(0)

得廷实报定山谢事归忆东白仲昭诸先生有作·其五

江门春雨忆皇都,个个先生六十馀。

必有嘉言告当宁,他年应得史臣书。

(0)

观黎?坡先生画像·其二

无诗无影不留真,描画先生到几分。

赖有当年亲点笔,一声孤鹤在秋云。

(0)

阅周溪图作赠刘景林归呈尊甫翁肃庵程乡令·其二

月色溪光荡两楹,酒醒开眼得蓬瀛。

试问老仙谁接引,舂陵云谷两先生。

(0)

偶阅岳季方题商山四皓图次韵·其一

道穷夫子不东周,历世纷纷讲智谋。

四老若将三杰比,真成饮水胜封侯。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