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雷声撼太空,海云送雨入墙东。
黄芽畦上惊鸡黍,白缕离边覆宛童。
冒水诗邮如有意,冲泥门巷可能通。
君公若为三农喜,何惜春心两颊红。
三月雷声撼太空,海云送雨入墙东。
黄芽畦上惊鸡黍,白缕离边覆宛童。
冒水诗邮如有意,冲泥门巷可能通。
君公若为三农喜,何惜春心两颊红。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雷雨交加的景象,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首句“三月雷声撼太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勾勒出雷声震动天际的震撼场景。接着,“海云送雨入墙东”一句,巧妙地将海上的云彩与即将到来的雨水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大,仿佛从海上直接倾泻而下。
“黄芽畦上惊鸡黍,白缕离边覆宛童”两句,通过鸡黍和孩童的反应,进一步渲染了雨势的突然和强烈,同时也增添了生活气息,使画面更加生动。鸡黍的惊动和孩童的躲雨,都是雨中常见的生活细节,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雨的威力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冒水诗邮如有意,冲泥门巷可能通”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诗邮以情感,表达了即使在大雨中,诗信也能被送达,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交流的执着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即便在恶劣天气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依然能够保持畅通。
最后,“君公若为三农喜,何惜春心两颊红”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春天的热爱。这里的“君公”可能指的是农夫或农民,诗人希望这场及时的春雨能为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因此不惜自己的热情与活力,展现出诗人对农业社会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社会生活的关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情感表达。
良游因时暇,乃在西南隅。
绿烟凝层城,丰草满通衢。
精舍何崇旷,烦局一弘舒。
架虹施广荫,构云眺八区。
即此尘境远,忽闻幽鸟殊。
新林泛景光,丛绿含露濡。
永日亮难遂,平生少欢娱。
谁能遽还归,幸与高士俱。
雨花烟柳傍江村,流落天涯酒一樽。
分首不辞多下泪,回头唯恐更消魂。
我为孟馆三千客,君继宁王五代孙。
正是中兴磐石重,莫将憔悴入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