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高人巧卜居,林烟深处着精庐。
煎茶石鼎客当酒,斸笋竹篱自荷锄。
隐几要同吾丧我,凿池戏问子非鱼。
高山流水知音少,欲去频听辄驾车。
我爱高人巧卜居,林烟深处着精庐。
煎茶石鼎客当酒,斸笋竹篱自荷锄。
隐几要同吾丧我,凿池戏问子非鱼。
高山流水知音少,欲去频听辄驾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金履祥以赞赏的口吻表达了对王妙虚道士选择在深山林中过着简朴而高雅生活的敬仰。首句“我爱高人巧卜居”直接表达了对道士智慧选址的钦佩,他选择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秘之处建造了他的居所。
接下来的两句“林烟深处着精庐,煎茶石鼎客当酒”,进一步描绘了道士的生活场景,他在竹篱环绕的环境中,用石鼎煮茶,视之为佳酿,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闲适态度。
“斸笋竹篱自荷锄”写道士亲自挖笋,自食其力,体现了他的勤劳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而“隐几要同吾丧我”则揭示了道士追求的精神境界,他希望在静坐中达到忘我之境。
“凿池戏问子非鱼”一句,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最后,“高山流水知音少,欲去频听辄驾车”以“高山流水”典故,感叹知音难觅,但诗人仍愿驾车频繁来访,表达了对王妙虚道士深厚的情谊和对其生活方式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道士的隐逸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知音的理解和珍视。
金牛湖上看花日,棹舟往往凌晨出。
狂飙吹我堕尘土,五载回头计全失。
荷花岁岁能一红,人生渐渐成老翁。
勿论卿相难到手,拖朱曳紫终成空。
平生自叹诗在口,有似风蝉咽堤柳。
长吟无用不救饥,岂若此中惟饮酒。
舍人清福山僧齐,念年宦隐居城西。
花轩竹榭乐不足,来看干顷红琉璃。
禅关昼敞凉风入,冉冉绿雾沾衣湿。
四围云水绕阑香,万个娉婷向人立。
可怜此乐只片时,愿具井硙从禅师。
谁知二客好怀抱,先我已作游仙诗。
泾渭东流似奔马,客到秦中访秦瓦。
张公破砚出市中,经年未售识者寡。
曹君一生耕砚田,得如拱璧珍拳拳。
道此本是故乡物,二十四字苍水镌。
楚人得弓意殊快,无心相遇真天缘。
昔年义旗竖海上,军败烹龙志犹壮。
鲁王已死唐王孱,坐使孤臣气彫丧。
遁迹自拟蠖身藏,乘势还思螳臂抗。
白猿无声健儿入,枷锁香风吹习习。
何人伏锧尚从容,笑看钱塘好山色。
钱塘江上一抔土,右邻忠肃左忠武。
椒浆恨未酹忠魂,手泽今朝快一抚。
国破安用身独完,此砚与人同胆肝。
赵璧拌教碎秦柱,玉带讵肯随黄冠。
沧桑变换二百载,到今墨绣犹斑斓。
君不见虞山甘作长乐老,贰臣传里名难剜。
梅村祭酒号诗史,惜哉所欠惟一死。
张公大义心炳然,玉碎终知胜瓦全。
此砚他年返枌社,士林佳话争流传。
双松别墅好风日,仙尉开轩布吟席。
锦轴新装松雪书,牙签更检《子山集》。
会须移向别床摊,莫近张公一片石。
《张忠烈公砚为曹莪屺少府作》【清·路德】泾渭东流似奔马,客到秦中访秦瓦。张公破砚出市中,经年未售识者寡。曹君一生耕砚田,得如拱璧珍拳拳。道此本是故乡物,二十四字苍水镌。楚人得弓意殊快,无心相遇真天缘。昔年义旗竖海上,军败烹龙志犹壮。鲁王已死唐王孱,坐使孤臣气彫丧。遁迹自拟蠖身藏,乘势还思螳臂抗。白猿无声健儿入,枷锁香风吹习习。何人伏锧尚从容,笑看钱塘好山色。钱塘江上一抔土,右邻忠肃左忠武。椒浆恨未酹忠魂,手泽今朝快一抚。国破安用身独完,此砚与人同胆肝。赵璧拌教碎秦柱,玉带讵肯随黄冠。沧桑变换二百载,到今墨绣犹斑斓。君不见虞山甘作长乐老,贰臣传里名难剜。梅村祭酒号诗史,惜哉所欠惟一死。张公大义心炳然,玉碎终知胜瓦全。此砚他年返枌社,士林佳话争流传。双松别墅好风日,仙尉开轩布吟席。锦轴新装松雪书,牙签更检《子山集》。会须移向别床摊,莫近张公一片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SZMyY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