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许令公应朝·其一》
《送许令公应朝·其一》全文
明 / 孙继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弦歌初辍鼓频催,天子明堂左个开。

春见诸侯车总集,月朝仙令舄还来。

畴庸物采元殊等,课绩声华自上才。

闻道延英亲赐对,为陈民瘼满蒿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许令公应朝的情景,充满了宫廷的庄重与肃穆。首句“弦歌初辍鼓频催”,以“弦歌”象征文治,与“鼓频催”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从文治转向武备的转变,预示着即将进行的朝会将充满紧张与期待。接着,“天子明堂左个开”一句,点明了朝会的地点在天子的明堂,而“左个”则可能指朝会的特定位置或仪式,体现了朝会的正式与等级。

“春见诸侯车总集,月朝仙令舄还来”两句,描绘了朝会的盛况,诸侯们的车辆汇聚一堂,仙令(可能是指朝廷官员)穿着华丽的舄(古代的一种鞋)前来,展现了朝会的隆重与秩序井然。这里不仅体现了政治的凝聚力,也暗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畴庸物采元殊等,课绩声华自上才”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无论是“畴庸物采”(各种人才的贡献),还是“课绩声华”(考核业绩和声誉),都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与尊重。这不仅是对许令公个人才能的认可,也是对整个官僚体系效能的肯定。

最后,“闻道延英亲赐对,为陈民瘼满蒿莱”两句,点明了许令公将有机会直接向天子陈述民间疾苦,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关怀。这里的“延英”可能指的是延英殿,是皇帝接见大臣、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通过这样的场景设置,诗人不仅赞扬了许令公的才能与品德,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责任与民生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朝会的庄严与繁复,以及对人才选拔与民生关注的重视,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孙继皋
朝代:明

(1550—1610)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猜你喜欢

苏祠新楼呈南皮夫子兼柬玉宾叔峤二君

眉州近城多小山,四围匝作碧玉环。

一角微哆放江溜,翠铜古镜磨斑斑。

南皮夫子今文伯,尤爱楼居岸轻帻。

微澜瘦竹苏家宅,弹指华严涌百尺。

褰裳高步鸣琤琮,津亭远鼓闻逢逢。

墙竿乱矗只复双,堞外知是玻璃江。

蟆颐树色泼浓绿,过江欲西来入窗。

窗中有人散巾服,一卷文书映山绿。

晨兴江气染画帘,夜静池光照乔木。

冷泉判事咤稀有,似此衡文真绝俗。

暇日招邀罗众宾,放眼浩荡郊原春。

青神去鸟向三峡,白马炊烟连五津。

江山如此不尽醉,不见披风台榭成灰尘。

胡床坐啸发兴清,城隅落日晚雾横。

斯须云破吐娟月,峨眉正与阑干平。

银河斜注带檐挂,珠斗错杂和灯明。

丽谯角动不言起,得句苍寒出新水。

红船绿棹系堂侧,欲泛青蘋拾金鲤。

百年草莽那能料,十日嬉娱聊复尔。

未识昔时纱縠行,胜事曾否能如此。

先生持节秋当归,贱子亦似飞鸿飞。

当前好景且莫掷,后来痛饮知为谁。

只恨杏花零落满阶尽,空听笛声幽怨邻家吹。

径须唤起彭城守,共向楼头著羽衣。

(0)

天津道中阻雪

平沙莽莽朔风摧,破浪才从海国来。

蓟北天寒春草浅,桥南路窄雪花堆。

几家笑语围炉火,万里乡心托酒杯。

喜听玉京明日到,一鞭马上望金台。

(0)

五北将歌.广州副都统乌兰泰

桓桓都护须髯紫,平日爱兵如父子。

万里征讨毒瘴乡,能结士心得士死。

左江右江贼如麻,四方徵调糜虫沙。

按炮持燧不敢发,一里以外犹呿嗟。

始将火攻教懦卒,可惜利器无开花。

老罴据险气山涌,水窦孤军摇不动。

黑夜出奇卷甲来,以少击多无旋踵。

独恨诸军不和辑,老将兀兀成孤立。

桂林桥上铁雨飞,五管军民同雨泣。

呜呼庸相真无谋,充骏任驽祸神州。

当年若使乌向为两翼,安有长鲸直下江海成横流。

(0)

别陆给事眉生

年年带甲满关河,燕市逢君对酒歌。

贞观多贤人望治,马周惭愧负常何。

(0)

五忠咏.署都匀知府高廷瑛式如

文采蜚科第,称师艾至堂。

义师巡助远,儒吏伍从王。

肺附皆虞殡,同袍又国殇。

城云丛坏气,祠俎并英光。

(0)

同人有效玉溪体者亦戏作一首

青鸟销沉锦字笺,凤凰怨绝宝琴弦。

佩留洛浦波难语,扇冷班姬月独圆。

梦雨夕飘三峡路,泪筠春绿九嶷烟。

持金耻觅他人赋,自赋楼东且自怜。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