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止流行信此身,只凭诗酒过残春。
地偏自觉日成趣,道在何妨岁食贫。
且养金丹娱晚境,难将白发事时人。
但馀未了名山债,竹杖芒鞋入梦频。
坎止流行信此身,只凭诗酒过残春。
地偏自觉日成趣,道在何妨岁食贫。
且养金丹娱晚境,难将白发事时人。
但馀未了名山债,竹杖芒鞋入梦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的《对酒》,通过对饮酒作诗的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清贫生活的态度。首句“坎止流行信此身”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只凭诗酒过残春”则体现了他以诗酒为伴,度过春光的美好情趣。接下来,“地偏自觉日成趣”表达出诗人身处偏远之地也能自得其乐,日常生活中充满趣味;“道在何妨岁食贫”则强调了他对道义的坚守和对贫困生活的泰然处之。
“且养金丹娱晚境”中的“金丹”常指修炼或隐逸生活,诗人借此表达晚年生活中的闲适与乐趣;“难将白发事时人”则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但馀未了名山债,竹杖芒鞋入梦频”,诗人以未了的“名山债”象征未竟的隐逸之志,常常梦见自己手持竹杖芒鞋,悠然步入名山,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未能完全割舍的淡淡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