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酒》
《对酒》全文
宋 / 徐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坎止流行信此身,只凭诗酒过残春。

地偏自觉日成趣,道在何妨岁食贫。

且养金丹娱晚境,难将白发事时人。

但馀未了名山债,竹杖芒鞋入梦频。

(0)
注释
坎:坎坷。
止:停止,此处指命运。
流:流动,这里指人生。
行:行走,引申为经历。
信:相信,此处指依赖。
诗酒:借酒浇愁,以诗抒怀。
残春:暮春,春季末期。
地偏:偏远之地。
自:自己。
觉:感觉。
日:每日。
成趣:变得有趣。
道:道理,此处指养生之道。
何妨:何妨,有何不可。
岁食贫:年年贫困。
金丹:道教术语,象征长生不老药。
娱:娱乐,享受。
晚境:晚年。
白发:指年老。
事:应付,对待。
时人:世人。
馀:剩余,未完成。
名山债:隐居生活的理想或承诺。
竹杖芒鞋:隐士常用的简朴行头。
入梦频:频繁出现在梦境中。
翻译
命运坎坷,只能借诗酒度过这个艰难的春天。
身处偏远之地,反而觉得每日生活充满趣味,即使年复一年生活在贫困中也无妨。
暂且修炼养生之道,享受晚年的宁静,不必理会世俗的眼光和白发的烦恼。
只剩下未完成的隐逸之志,常常梦见手持竹杖、脚踏芒鞋游历名山大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的《对酒》,通过对饮酒作诗的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清贫生活的态度。首句“坎止流行信此身”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只凭诗酒过残春”则体现了他以诗酒为伴,度过春光的美好情趣。接下来,“地偏自觉日成趣”表达出诗人身处偏远之地也能自得其乐,日常生活中充满趣味;“道在何妨岁食贫”则强调了他对道义的坚守和对贫困生活的泰然处之。

“且养金丹娱晚境”中的“金丹”常指修炼或隐逸生活,诗人借此表达晚年生活中的闲适与乐趣;“难将白发事时人”则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但馀未了名山债,竹杖芒鞋入梦频”,诗人以未了的“名山债”象征未竟的隐逸之志,常常梦见自己手持竹杖芒鞋,悠然步入名山,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未能完全割舍的淡淡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情怀。

作者介绍

徐瑞
朝代:宋   字:山玉   号:松巢   籍贯:江西鄱阳   生辰:1255~1325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你喜欢

休日静居

寒饿迫我出,忽忽儿女大。

原思乐商颂,宋玉悲楚些。

吹面薰风来,刮眼春风过。

飞鸣鹊绕树,徵逐蚁旋磨。

瀹茗销梦事,凝香理经课。

休浣得暂闲,栖深净趺座。

(0)

李礼侍石林

磊磈著胸次,婆娑寄嶙峋。

客来亦置酒,相与悦老身。

晴风吹岷峨,浩荡无边春。

巴江下吴波,软红生帽尘。

回头山房染,石也诚可人。

不知几千人,造化此一真。

只恐断取去,补天费精神。

(0)

亭皋

亭皋新雨沐,物物秋气深。

著蕊木芙蓉,桂树尤萧森。

岂伊酒可尝,而我诗未吟。

朅来六七辈,领会宜素衿。

尘眯共一扫,风乎出云岑。

(0)

雪中·其一

雪映山窗白,竹炉残叶灰。

寒垂纸帐低,起坐百念催。

推枕理吾梦,栩栩鼻如雷。

觉来神气中,平旦阳明开。

(0)

二十五日

焚香得深居,清风养幽抱。

杜鹃来何迟,鸿雁去常早。

微澜响沟流,积润滑磴道。

绵绵百草长,春风雨中老。

(0)

夜读书有感

王公昔壮年,已作衰翁叹。

古来多志士,念此不能旦。

嗟余何为者,忽忽甘寝饭。

故书翻手忘,神情日疏散。

前途虽绵邈,初心如可办。

云何十年外,低徊犹有惮。

蟋蟀鸣我阶,秋风岁将宴。

日月岂待人,及今当自谏。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