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经济达丹墀,鹭岛荆襄见措施。
政为救荒筹积贮,心存爱物起疮痍。
法书唐代双钩帖,佳话东山一曲棋。
感谢春晖垂普照,向荣小草许呈诗。
文章经济达丹墀,鹭岛荆襄见措施。
政为救荒筹积贮,心存爱物起疮痍。
法书唐代双钩帖,佳话东山一曲棋。
感谢春晖垂普照,向荣小草许呈诗。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施模所作的《壬辰春捧檄来澎随同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组诗的第二首。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执行公事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
首句“文章经济达丹墀”,开篇即点明了作者在政务上的才能与贡献,形象地将他的工作成果比作直达朝廷中枢的文章经济,展现了他对国家事务的深刻理解和卓越能力。
“鹭岛荆襄见措施”一句,通过“鹭岛”和“荆襄”两个地点的转换,暗示了作者在不同地区执行公务时的具体行动和措施,体现了他广泛而深入的工作范围。
“政为救荒筹积贮,心存爱物起疮痍”两句,直接揭示了作者在救灾方面的努力和对民众的深切关怀。他不仅积极筹措物资以应对饥荒,更是在灾民中展现出仁爱之心,帮助他们恢复生活。
“法书唐代双钩帖,佳话东山一曲棋”这两句则转而描述了作者在公务之余的艺术爱好和文化修养。通过提及唐代书法和东山棋局的故事,展现了他不仅在政务上有建树,在艺术和文化上也有深厚的造诣。
最后,“感谢春晖垂普照,向荣小草许呈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恩赐的深深感激之情。他将自己比喻为沐浴在春光中的小草,愿意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朝廷的感激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在政务、艺术和文化上的多面才华,更体现了他对国家、人民以及朝廷恩赐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