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更废兴,文士故不乏。
奋迹惊才贤,乘时见髦杰。
猗欤沈隐侯,文章何烨烨。
骋望游中台,违情守东越。
佩玉辞岩廊,鸣金下阊阖。
沿泳双溪流,迟徊三洞穴。
会圃临春风,登台望秋月。
旌旆俄飞扬,剑履倏腾踏。
一代怀龙门,千秋仰骥秣。
四声启后流,八病表先达。
尽剖洪荒秘,卓为艺林筏。
儒生互雌黄,志士竞鈇钺。
寥寥数千载,风流竟谁越。
岂伊腐草流,尘土共澌灭。
六代更废兴,文士故不乏。
奋迹惊才贤,乘时见髦杰。
猗欤沈隐侯,文章何烨烨。
骋望游中台,违情守东越。
佩玉辞岩廊,鸣金下阊阖。
沿泳双溪流,迟徊三洞穴。
会圃临春风,登台望秋月。
旌旆俄飞扬,剑履倏腾踏。
一代怀龙门,千秋仰骥秣。
四声启后流,八病表先达。
尽剖洪荒秘,卓为艺林筏。
儒生互雌黄,志士竞鈇钺。
寥寥数千载,风流竟谁越。
岂伊腐草流,尘土共澌灭。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题为《婺中三子诗(其三)沈仆射休文》,是对南朝时期文学家沈约的赞美。沈约,字休文,官至尚书仆射,故有“仆射”之称,是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诗中首先概述了历史上的六代更迭,文士辈出,其中不乏才华横溢之士。接着,诗人特别提到了沈约,称其文章璀璨夺目。沈约在政治上曾担任要职,如辞别朝廷,前往东越,以及在春风中会集园林,登高望月等场景,都体现了他的生活与情感。
诗人进一步赞扬沈约在文学上的贡献,指出他开创了后世的文学流派,指出了早期文学的八个常见问题,并深入剖析了文学的奥秘,成为文学理论的坚实基础。同时,他也批评了当时一些儒家学者的主观偏见和志士们的武力追求,强调了沈约对文学的纯粹追求和深远影响。
最后,诗人感慨于历史的流逝,认为沈约的文学成就如同不朽的光芒,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不会随风尘而消逝。整首诗通过对沈约个人经历和文学成就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崇高敬意和深刻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