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将心事付山灵,石几焚香对翠屏。
万里秋声云外雁,一天寒色雨边萤。
閒来只自烧茶灶,病里凭谁著酒经。
总为此中堪避地,不教人指少微星。
久将心事付山灵,石几焚香对翠屏。
万里秋声云外雁,一天寒色雨边萤。
閒来只自烧茶灶,病里凭谁著酒经。
总为此中堪避地,不教人指少微星。
这首明代诗人于慎行的《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六)宿云楼閒坐》描绘了诗人寓居山中的闲适生活和内心情感。首句“久将心事付山灵”,表达了诗人将内心深处的思绪寄托于自然山水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接着,“石几焚香对翠屏”写诗人独自在翠绿的屏风前静坐,焚香冥想,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万里秋声云外雁,一天寒色雨边萤”两句,通过描绘秋日大雁南飞和雨后萤火虫的景象,寓言远方的友人和生活的变迁,传递出淡淡的离愁与季节的感怀。诗人闲暇时,“閒来只自烧茶灶”,享受着简单的生活乐趣,而在病中,“病里凭谁著酒经”,则流露出孤独与无奈的情绪。
最后两句“总为此中堪避地,不教人指少微星”,诗人选择在此处隐居,避开尘世纷扰,不愿被人提及世俗的功名,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超脱的心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
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