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江南/忆江南·其二归依三宝赞》
《望江南/忆江南·其二归依三宝赞》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

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望江南/忆江南(其二)归依三宝赞》。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融合了佛教思想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 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于佛法的崇敬与信赖,以及对于佛法深奥莫测、难以言说的认知。在这里,“归依”一词意味着皈依于佛教,寻求心灵的庇护和精神的指导。

“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 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其中,“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感官器官,而“常寂静”则是希望这些感官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宁静。接着,“心如宝月映琉璃”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形容作者希望自己的内心像明净无暇、映照着美丽琉璃石的清澈月光一样纯洁和平和。

“了法更无疑。”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彻底理解与信服,没有任何犹豫和怀疑。这里的“了”字意味着完全领悟,体现出一种深刻而坚定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心灵宁静和佛教信仰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在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精神追求与平衡状态的向往。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其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个人修养及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爱秋

生憎词客并诗客,只解悲秋不爱秋。

玉作花肌娇不柰,金妆宝靥笑无休。

桂香夜夜薰罗袖,蕣彩朝朝艳醉眸。

脱尽画桥千尺柳,舞腰如束更风流。

(0)

次韵谢处州乡人二首·其二

黄花和露作深秋,志士临风惜壮猷。

靡靡道途空接淅,摇摇心事剧悬旒。

儿时种木今盈抱,老去还家莫漫游。

侧耳乡书上霄汉,圣朝宾贡似成周。

(0)

少保席间道襄州朋旧

持杯相向各言衰,忆得襄州未老时。

晓踏青山寻秀句,夜簪红药听新词。

只言坐上皆豪逸,谁信人间有别离。

头白归来堪自贺,独依雄楚看题诗。

(0)

步蟾宫

东风又送酴醾信。早吹得、愁成潘鬓。

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

归来沉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0)

次韵徐审知寄赠古句

倦游历落三载中,重来触事多不同。

旧交云散隔山岳,在者一二莫我从。

新知喜获徐孺子,年少已有诸老风。

譬之宝剑虽尚伏,清夜往往舒长虹。

惟君家学故有宗,念我早日尝登龙。

周旋何止道畴昔,玷缺便拟相弥缝。

分携转眄且十日,梦寐尝若见德容。

要裁短章寄离阔,抒思苦穷无由丰。

新诗忽来堕我侧,句法沈稳字亦工。

寂寥此道几欲息,玄文纵在人非雄。

吾君嗜好乃如此,谁为冀北真群空。

我今百不一称意,顾赖交友忘终穷。

兹焉得君益足贺,自起酌酒浇块胸。

滔滔原从滥觞至,君其勿惮寻尺庸。

异时相见定刮目,敢作吴下旧阿蒙。

因君我亦事穮蓘,瘠卤要使成千钟。

(0)

寄李处州

自入湖南路,驱车得屡停。

流传虽有句,次舍或无亭。

崄绝犹云未,艰危不易听。

真宜太白醉,未信屈原醒。

我去方蛮府,公归合汉庭。

愿言均沛雨,尚想独当霆。

白雪故寡和,黄麻须六经。

诏除期不晚,得以慰飘零。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