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第一数红桥。
两桨船头瓜步雨,七弦琴上广陵涛。邀客坐吹箫。
江南好,第一数红桥。
两桨船头瓜步雨,七弦琴上广陵涛。邀客坐吹箫。
这首《忆江南》由清代诗人顾光旭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迷人画卷。诗中以“江南好”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随后通过“第一数红桥”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江南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红桥。红桥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更象征着江南的美丽与浪漫。
接下来,“两桨船头瓜步雨”描绘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象:小船在雨中缓缓前行,船头轻轻掠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这里的“瓜步雨”既指真实的雨景,也暗喻了江南水乡的温柔与细腻,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悠远的美。
“七弦琴上广陵涛”则将视角转向了音乐的世界。广陵涛,指的是广陵派古琴曲中的激昂旋律,这里巧妙地将古琴与自然界的波涛相联系,展现了音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古琴的音韵仿佛与江面的波涛共鸣,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情感的意境。
最后,“邀客坐吹箫”一句,以邀请朋友共赏美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分享与欣赏之情。吹箫,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常有的活动,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忆江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喜爱与赞美。
石头城破,任青天坠了,一拳撑住。
入地高皇肌未冷,忍喷燕山尘土。
烙铁横烧,皮囊四裂,十族齐声去。
犬羊崩角,斑然一只黄虎。
莫论忠字横心,即关师友,义亦同终古。
冯道褚渊宁有血,厕里落花红腐。
一县乡山,双门石窦,此地东川路。
十三陵上,夕阳人砍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