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兴》
《遣兴》全文
元 / 黄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青云如梦慨平生,白发惊春忽数茎。

渐觉交游随日别,强知颜色逐人行。

百年松槚谁能去,五亩烟霞故可耕。

妄念扫除浑欲尽,少游何得尚相轻。

(0)
鉴赏

这首诗《遣兴》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通过深沉的感慨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联“青云如梦慨平生,白发惊春忽数茎”以“青云”比喻人生的理想与追求,而“白发”则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仿佛一场梦境,短暂且虚幻,同时又为春天的到来感到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岁月无情地在头上留下了数茎白发,这既是时间的见证,也是生命逐渐老去的标志。

颔联“渐觉交游随日别,强知颜色逐人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推移,曾经的朋友们或因各种原因渐行渐远,诗人虽尽力保持乐观,却也深知自己的容颜和心境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他人的步伐而变化,暗示了人生中的孤独感和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无奈。

颈联“百年松槚谁能去,五亩烟霞故可耕”转而抒发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憧憬。百年之后,无论是松树还是槚树,都终将归于尘土,无人能逃脱自然法则。然而,在这广阔的天地间,诗人仍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可以耕种,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渴望。

尾联“妄念扫除浑欲尽,少游何得尚相轻”则是诗人对内心的自我反省和对过去的反思。妄念是心灵的杂草,需要不断地清除,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诗人提到的“少游”,可能是指自己年轻时的轻狂与不成熟,现在回首,那些过去的行为显得过于轻浮和不值得。这一联体现了诗人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觉醒与对过往的宽容与理解。

整体而言,《遣兴》一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以及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友谊、自然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黄溍

黄溍
朝代:元   字:晋卿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生辰: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猜你喜欢

大孤山

小姑小年嫁彭郎,大姑不嫁空自孀。

小姑有夫似织女,大姑无夫如阿姮。

庐慈也曾作媒妁,执柯教与五老约。

东方一老差妙龄,匹似彭郎却老成。

大姑背面啼更道,岂有老人会年少。

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

(0)

黄太守元授挽词二首·其二

我忝通家子,公如父行亲。

一书虽不欠,半面遂无因。

旅榇千江远,铭旌两竹新。

庆门宁有此,造物岂其仁。

(0)

送王成之中书舍人使虏

帝遣唐朝第一人,玉门关外赐金银。

使星芒动梅花早,汉月光垂塞草春。

故国山河迎诏旨,中原父老识词臣。

十分宣慰华戎了,归为君王转大钧。

(0)

蚤起秣陵镇二首·其一

人趁村中市,鸡鸣担上笼。

忽看一天紫,未吐半轮红。

谁撼扶桑露,吹来杨柳风。

诗肩忍凉冷,已出两臞峰。

(0)

故少师张魏公挽词三章·其一

出昼民犹望,回军敌尚疑。

时非不吾以,天未胜人为。

自别知何恙,从谁话许悲。

一生长得忌,千载却空思。

(0)

将至醴陵

行尽崎岖峡,初逢熨帖坡。

寒从平野有,雨傍远山多。

也自长沙近,其如此路何。

披文浑不恶,冻手奈频呵。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