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忝通家子,公如父行亲。
一书虽不欠,半面遂无因。
旅榇千江远,铭旌两竹新。
庆门宁有此,造物岂其仁。
我忝通家子,公如父行亲。
一书虽不欠,半面遂无因。
旅榇千江远,铭旌两竹新。
庆门宁有此,造物岂其仁。
这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诗作,通过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开篇“忝通家子”,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与家族关系,紧接着“公如父行亲”则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伦理秩序,显示出诗人对家族和谐、尊长的重视。
接下来的“一书虽不欠,半面遂无因”,透露出一种书信往返、思念家人的情景,但即便是这样简单的情感交流,也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困难重重。这反映了古代通信的不便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旅榇千江远,铭旌两竹新”则描绘了一种离别之苦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旅榇即是行者所坐的竹制小凳,这里象征着旅途中的劳顿和孤独。而“铭旌两竹新”则是对故乡竹林中刻有诗文或名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记忆和眷恋。
最后,“庆门宁有此,造物岂其仁”,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于世界的认知与感悟。在这里,诗人似乎在问天地是否真的公平仁慈,因为即便是在这充满温情和美好的自然中,也隐藏着离别和孤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故土和自然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深厚家国情怀以及对于人世间种种矛盾的感慨。
相公樽俎纳豪英,使者封章荐姓名。
落日送愁离幕府,翔云随眼入边城。
万蹄宛马休南牧,一啸燕姬慰北征。
敌颈愤来还请系,雒阳前后有书生。
初长日景午阴前,瑞雪迎开上相筵。
点缀酒杯飞细细,侵凌歌扇落绵绵。
岁功豫作三登地,云气都成一色天。
惊破醉魂诗句险,不容吏部瓮根眠。
古屋前头几树梅,长年腊后已全开。
自经远别凭谁寄,欲问清香无使来。
空与吟怀惊岁月,愁将客眼对尘埃。
枣林榆筴粗疏甚,索寞山东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