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太守元授挽词二首·其二》
《黄太守元授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我忝通家子,公如父行亲。

一书虽不欠,半面遂无因。

旅榇千江远,铭旌两竹新。

庆门宁有此,造物岂其仁。

(0)
注释
我:谦辞,指自己。
忝:有愧于。
通家子:世交之子,指与对方家族有长期交往的关系。
公:对对方的尊称。
如父行亲:如同父亲般的亲近。
一书:指书信往来。
虽:虽然。
不欠:没有中断。
半面:指实际的见面。
旅榇:出远门的棺材,指亡者的灵柩。
千江远:形容距离遥远,遍布江河。
铭旌:写有死者姓名的旗幡,用于丧事。
两竹新:新的两根竹竿制成的铭旌。
庆门:荣耀之家。
宁:岂能,哪里。
造物:造物主,指自然界的主宰或命运。
岂其仁:难道是仁慈的吗。
翻译
我愧为世交之子,您的德行如同父亲般亲近。
虽然书信往来不曾中断,但面对面相见却未能实现。
您的灵柩漂泊在千里江河之外,崭新的竹制挽联寄托哀思。
如此荣耀之家怎会有这样的结局,造物主难道真的不仁慈吗?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诗作,通过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开篇“忝通家子”,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与家族关系,紧接着“公如父行亲”则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伦理秩序,显示出诗人对家族和谐、尊长的重视。

接下来的“一书虽不欠,半面遂无因”,透露出一种书信往返、思念家人的情景,但即便是这样简单的情感交流,也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困难重重。这反映了古代通信的不便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旅榇千江远,铭旌两竹新”则描绘了一种离别之苦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旅榇即是行者所坐的竹制小凳,这里象征着旅途中的劳顿和孤独。而“铭旌两竹新”则是对故乡竹林中刻有诗文或名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记忆和眷恋。

最后,“庆门宁有此,造物岂其仁”,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于世界的认知与感悟。在这里,诗人似乎在问天地是否真的公平仁慈,因为即便是在这充满温情和美好的自然中,也隐藏着离别和孤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故土和自然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深厚家国情怀以及对于人世间种种矛盾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送大名府签幕吴都官几复移倅安肃

相公樽俎纳豪英,使者封章荐姓名。

落日送愁离幕府,翔云随眼入边城。

万蹄宛马休南牧,一啸燕姬慰北征。

敌颈愤来还请系,雒阳前后有书生。

(0)

保安杨公济书来问疾以诗答之

青云意绪渐悠然,白昼昏昏懒欲眠。

诗搅肺肠来暇日,病驱腰脚入衰年。

春来把酒犹能强,老去逢花祇漫怜。

童稚情亲今好在,远烦问信到秦川。

(0)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其一

玉勒牙旌驻水湄,万人齐看柁开时。

此朝河伯想增气,去岁国公还赋诗。

岸蝶偶然穿翠箔,沙禽曾不避红旗。

旬馀即报行春足,可厌归轩暮雨随。

(0)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冬节筵间喜雪

初长日景午阴前,瑞雪迎开上相筵。

点缀酒杯飞细细,侵凌歌扇落绵绵。

岁功豫作三登地,云气都成一色天。

惊破醉魂诗句险,不容吏部瓮根眠。

(0)

宋都忆梅

古屋前头几树梅,长年腊后已全开。

自经远别凭谁寄,欲问清香无使来。

空与吟怀惊岁月,愁将客眼对尘埃。

枣林榆筴粗疏甚,索寞山东把酒杯。

(0)

行河道中

风起秋河吹旆旌,林梢初日露微明。

壤歌接野知尧力,水害横堤想禹平。

无数焚香迎使节,不妨傍辔问农耕。

江湖未敢生归兴,为恋车茵每侍行。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