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径香风作阵来,日扶长钁为徘徊。
绿怜地锦经春在,红觉山丹冒雨开。
本草有名俱用识,仙岩可采不须栽。
寻常踏破苍苔处,多是门生种杏回。
药径香风作阵来,日扶长钁为徘徊。
绿怜地锦经春在,红觉山丹冒雨开。
本草有名俱用识,仙岩可采不须栽。
寻常踏破苍苔处,多是门生种杏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在药径上的情景,香气四溢,仿佛被风引领。他手持长锄,悠然自得,欣赏着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绿色的地锦(一种蔓生植物)经过寒冬后依然繁茂,红色的山丹(可能指山丹花)在雨中顽强绽放。诗人感慨于自然界的丰富药材,认为这些珍贵的草药无需人工培植,因为它们生长在仙岩之地。他经常踏过布满青苔的小径,那里往往是他的弟子们种植杏树的地方。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弟子们传承医学传统的欣慰。
夜泊金山下,晓渡瓜洲口。
枕边闻橹声,蒲牢尚遥吼。
起望大江中,雾气亘八九。
日出远溆明,水城见如斗。
溯流舟忘迟,近港觉行久。
渐看帆樯聚,舟人互呼友。
风色招大旗,霜痕入江柳。
回望金焦山,青青辨还否。
行人喜踰险,鱼市趁沽酒。
扬州咫尺间,舣舟亭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