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道烟开松柏深,霓旌队里凤鸾音。
高台不用瞻流火,已协钧天九奏心。
驰道烟开松柏深,霓旌队里凤鸾音。
高台不用瞻流火,已协钧天九奏心。
这首诗描绘了皇家郊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驰道烟开松柏深",描绘了郊祀路上烟雾散去,两侧松柏苍翠茂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远的氛围。"霓旌队里凤鸾音",则通过华丽的霓裳和凤凰鸾鸟的鸣叫声,象征着仪式的华美与祥瑞。"高台不用瞻流火,已协钧天九奏心",表达了在高台上无需仰望流星,因为已经与天乐共鸣,内心充满了对天地和谐的深切感悟。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皇家祭祀活动的庄严与和谐之美。
昔在五陵时,年少心亦壮。
尝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东走到营州,投身似边将。
一朝去乡国,十载履亭障。
部曲皆武夫,功成不相让。
犹希虏尘动,更取林胡帐。
去年大将军,忽负乐生谤。
北别伤士卒,南迁死炎瘴。
濩落悲无成,行登蓟丘上。
长安三千里,日夕西南望。
寒沙榆塞没,秋水滦河涨。
策马从此辞,云山保闲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