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董令升舍人归朋溪二首·其二》
《送董令升舍人归朋溪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仙舟东去访金华,歌彻骊驹向水涯。

试问玉堂司凤诏,何如蓬岛驾云车。

雨馀翠筱初翻箨,风暖丹葵欲放花。

天气清和行色好,江南江北半桑麻。

(0)
注释
仙舟:指仙人的船只。
金华:地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个有灵异或美景的地方。
骊驹:古代骏马的名称,此处形容歌声悠扬。
水涯:水边。
玉堂:古代宫殿的代称,这里指朝廷。
司凤诏:掌管传达皇帝命令的官员。
蓬岛: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云车:神话中仙人乘坐的车辆,象征仙境。
翠筱:青翠的竹子。
翻箨:竹笋脱壳生长。
丹葵:红色的蜀葵花。
放花:开花。
天气清和:天气晴朗温和。
行色好:旅途心情愉悦。
江南江北:泛指长江南北地区。
半桑麻:大部分是种植桑树和麻的农田。
翻译
仙舟向东驶往金华,歌声飘荡在水边的骊驹旁。
试着询问玉堂主管凤诏的官员,这与驾着云车在蓬莱仙境相比如何?
雨后新生的竹子开始剥开笋壳,温暖的风让红花即将绽放。
天气晴朗,旅途景色宜人,江南江北满眼都是桑麻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送董令升舍人归朋溪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启程返回家乡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仙舟东去访金华,歌彻骊驹向水涯。" 这两句通过对仙舟往东方行进、访问名山大川的情景,以及骊驹之声响彻水边的描写,展示了朋友离别时的壮丽画面。

"试问玉堂司凤诏,何如蓬岛驾云车。" 这两句诗人用试探的口吻询问玉堂之上是否有凤凰降临,同时将友人的归去比喻为蓬莱仙岛上的神仙驾驶云中之车,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待和祝福。

"雨馀翠筱初翻箨,风暖丹葵欲放花。"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春天的景象,细雨后新生的竹子和草木,以及温暖的微风中即将开放的红色花朵,表现了大自然更新换代的生机与美丽。

"天气清和行色好,江南江北半桑麻。" 最后两句则直接描写了出发时节的宜人景象,以及朋友行进中的良好心情,同时也提到了江南江北的桑树和麻雀,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意象,代表着春天即将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友人的祝愿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挽左宗棠联

惟大名宇宙同垂,海内儿童,亦知司马,胡殷忧方伏,良弼云殂,德业盛古今,齐挥朝野军民泪;

立万代纲常之极,门前将帅,尽拜河汾,痛往训如初,公身已远,涓埃未图报,辜负陶镕教育恩。

(0)

拂云楼联

积石导流趋大海;崆峒倚剑上层霄。

(0)

贡院对读所联

顾误辨讹须守黑;分章析句合涂黄。

(0)

挽内弟周某

生几何年,方计操端木,智慕陶朱,命也忽教罹此疾;

死虽自古,奈上有白头,下遗黄口,天乎何遽夺斯人。

(0)

集句联

瑞气迥浮青玉案;清名合在紫微天。

(0)

盛京独坐门春联

典超丽正崇文上;规绍迁豳宅洛初。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