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泣灯影,日下泣霜花。
钟信忽然动,屋阴俄又斜。
闷中聊度岁,梦里尚还家。
地狱何须问,人间见夜叉。
风前泣灯影,日下泣霜花。
钟信忽然动,屋阴俄又斜。
闷中聊度岁,梦里尚还家。
地狱何须问,人间见夜叉。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哀伤与思念的情景。开篇“风前泣灯影,日下泣霜花”两句,以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的悲凉心境。灯影摇曳间,诗人似乎在诉说着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寂寞;而霜花凄美之下,则是白昼无法驱散的哀愁。
接着,“钟信忽然动,屋阴俄又斜”两句,通过钟声和日影的移动,传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钟声在静谧中突然响起,打破了空间的寂静,而屋影随光线变化缓缓推移,似乎在提醒诗人岁月匆匆。
“闷中聊度岁,梦里尚还家”则是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土的深切思念。闷热中只能随波逐流地度过岁月,而在梦境中,诗人才得以回到心之所系——那遥远而温暖的家。
最后,“地狱何须问,人间见夜叉”两句,更是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绝望。夜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恶鬼怪,它在这里象征着人世间的险恶与不公。诗人似乎在问,何须去探究地狱之苦,当人间已如同地狱一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哲理思考。
层冰积浩荡,陵谷低吞吐。
窈窕转幽壑,突兀开净宇。
回头山水县,亦复堕尘土。
孤云铁梁北,宇宙一仰俯。
风景初不殊,川涂忽修阻。
寒潭海眼净,黕黑自太古。
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
谁能裂苍崖,雷风看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