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腾碧落,馀地扫岩隈。
石壁云长在,松梢风自来。
暗扉通浩荡,古蔓接崔嵬。
更欲穷幽隐,仙源路已回。
昔人腾碧落,馀地扫岩隈。
石壁云长在,松梢风自来。
暗扉通浩荡,古蔓接崔嵬。
更欲穷幽隐,仙源路已回。
这首诗描绘了凝真宫的幽静与神秘。首句“昔人腾碧落,馀地扫岩隈”以“腾碧落”形象地描绘了古人升天的壮丽景象,而“馀地扫岩隈”则暗示着这片土地曾被那些超凡脱俗之人的足迹所覆盖,如今却归于宁静。接下来的“石壁云长在,松梢风自来”两句,通过“石壁”与“云”的结合,以及“松梢”与“风”的自然流动,营造出一种永恒与自由的氛围。诗人进一步通过“暗扉通浩荡,古蔓接崔嵬”描绘了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隐秘通道,以及古老藤蔓与高耸山峰的连接,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探索欲望。最后,“更欲穷幽隐,仙源路已回”表达了诗人对探寻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同时也暗示着仙源之路已经找到了尽头,或许意味着对生命、宇宙或内心深处的某种领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凝真宫的深邃与神秘,引人遐想。
路入铜鞮草木幽,不堪陇水断肠流。
稍逢烟火人家住,似有桑麻场圃秋。
生理艰难何所乐,石田辛苦若为收。
天公长与丰年好,安得仁人每问牛。
吾君如汤仁,常为无灾惧。
一夫恐不获,贸贸悲辑屦。
二斗东南忧,诏书走晨暮。
陈陈发囷廪,粒食不待诉。
知公经纶手,故以民社付。
汪然叔度陂,不见伟节怒。
德星所临次,民瘼消朽蠹。
祝祠往无愧,飞雨来半路。
耕犁及二麦,浸灌休老圃。
何人执笔书,为瑞非虚语。
应言颍川凤,未要猫相乳。
益欣狱讼少,三尺略细故。
丞掾从歌呼,讴谣入章句。
谢公未赋归,赤子犹待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