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足能行胜小车,西昌城里尽吾家。
邻僧相约尝新茗,园叟频邀看好花。
文变何须论虎豹,书狂常恐化龙蛇。
晚来占断长天景,闲倚西风送落霞。
双足能行胜小车,西昌城里尽吾家。
邻僧相约尝新茗,园叟频邀看好花。
文变何须论虎豹,书狂常恐化龙蛇。
晚来占断长天景,闲倚西风送落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桑悦在明朝时期的西昌城中的闲适生活。首句“双足能行胜小车”表达了诗人对步行的偏好,认为无需依赖车辆,行走更能亲近自然。接下来的两句“西昌城里尽吾家”流露出诗人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仿佛整个城市都是他的家园。
“邻僧相约尝新茗”写诗人与邻居僧人共享新采的茶,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与友情,而“园叟频邀看好花”则展现了诗人与老者一同欣赏园中花草的雅趣,生活情趣盎然。
“文变何须论虎豹,书狂常恐化龙蛇”这两句运用了比喻,表达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不追求华丽繁复,而是追求自然流畅,甚至担心过于投入书写会如龙蛇般灵动自如。
最后,“晚来占断长天景,闲倚西风送落霞”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独自欣赏天边景色,悠然自得地倚靠在微风中,任凭落霞映照,显得心境开阔,生活节奏悠闲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热爱。
老持藩印守河冲,苟禄惟知恋轼熊。
游旧最叨青眼客,埏陶今仰黑头公。
巢由逸躅心空断,儒墨常谈耳欲聋。
自笑晚年经济业,焚香静坐习元功。
四海习彦威,英英出江汉。
高韵凌风翔,雕文夺星烂。
感激阳秋辞,奸雄非所惮。
蜀弱自为正,曹强乃名乱。
阴忤柄臣意,飘然去恩馆。
驱车自北门,四顾兴长叹。
终焉谢病免,犹得为人半。
缅矣身后名,临风寄悽惋。
上月神灯节,年康警跸游。
蒲池渭阳庙,银阙海中洲。
羽扇排云出,飙轮抱日流。
遍升均瑞祝,合宴宠灵休。
画扆霞明坐,春山彩作楼。
鸾歌参帝乐,麟脯助皇羞。
斟酌尧衢饮,惊呼汉殿优。
天襟知众乐,处处驻宸斿。
淮海岁方新,层阴便浃辰。
山山能作雨,物物解呈春。
野鸟千声异,江芜一色匀。
农区田溜满,偏慰守藩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