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曹侍郎讣唁太博大孝》
《闻曹侍郎讣唁太博大孝》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去酌孤山六一泉,吟邀两衲簉诸贤。

郎君拾芥登科后,老子惩奸去国前。

鬓自侍郎班里白,官从天子学中联。

半轮不死峨眉月,还乡沧浪阔处圆。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闻曹侍郎讣唁太博大孝》。诗中描绘了对曹侍郎逝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生前事迹的追忆。

首句“去酌孤山六一泉”,以“孤山”和“六一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暗示曹侍郎生前的高洁品质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接下来,“吟邀两衲簉诸贤”一句,通过邀请僧侣与贤士一同吟诗,展现了曹侍郎与文人雅士交往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于文化传承的贡献。

“郎君拾芥登科后,老子惩奸去国前”两句,对比了曹侍郎在仕途上的成就与他对社会不公的坚决斗争。这里,“郎君”与“老子”的称呼,既体现了其年轻时的才华横溢,也突出了其年长后的智慧与勇气,展现出他一生的辉煌与坚守正义的决心。

“鬓自侍郎班里白,官从天子学中联”则进一步描述了曹侍郎的官场生涯与学术成就。鬓发斑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辛勤工作的痕迹,而“官从天子学中联”则表明他不仅在朝廷中担任要职,还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体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最后,“半轮不死峨眉月,还乡沧浪阔处圆”两句,以自然景象作为隐喻,表达了对曹侍郎离世的惋惜之情。峨眉月虽半,却永存于心,象征着曹侍郎的精神将永远照亮人们的心灵;而“还乡沧浪阔处圆”,则寄托了对曹侍郎归乡后,在宁静的环境中得以圆满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其人格魅力与精神追求的赞美。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也有对其生平事迹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对曹侍郎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晚登横溪阁二首·其二

荦确坡头筇竹枝,西临村路立多时。

卖蔬市近还家早,煮井人忙下麦迟。

病客情怀常怯酒,山城光景尽供诗。

晚来试问愁多少,只许高楼横笛吹。

(0)

涉白马渡慨然有怀

我马顾影嘶,忽涉白马津。

虽非黄河上,抚事犹悲辛。

太行之下吹虏尘,燕南赵北空无人。

袁曹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

(0)

徒行短歌次前辈韵

风吹短衣双鬓白,老人徒步归乡国。

数树丹枫野店西,一川红蓼溪桥北。

芒鞋有卖百无忧,过尽青山到渡头。

更求款段真多事,堪笑当年马少游。

(0)

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

城南城北如铺雪,原野家家种荞麦。

霜晴收敛少在家,饼饵今冬不忧窄。

胡麻压油油更香,油新饼美争先尝。

猎归炽火燎雉兔,相呼置酒喜欲狂。

陌上行歌忘恶岁,小妇红妆髻簪穗。

诏书宽大与天通,逐熟淮南几误计。

(0)

秋夜读书

一雨濯残热,秋气忽已深。

青灯照空廊,重露滴高林。

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

夜分徐掩卷,闲弄床上琴。

帘外初斜河,屋头已横参。

人生每如此,利欲安能侵。

(0)

春晓东郊送客

雨馀气清润,迨我送客时。

翻翻车盖风,五里城东陂。

初旭敛花房,晨露流桐枝。

南山卷湿翠,更觉光景奇。

澄潭集鱼艇,村路亚酒旗。

欲归且复留,造物成吾诗。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